据报道,今年的中秋节可能不会像往年那样肆无忌惮地吃螃蟹。一方面是需求紧张,一方面是价格上涨。很多蟹农甚至能按时准时“上蟹”,撑起了我国大闸蟹半边市场的江苏,就有不少蟹农表示,高温影响了进食、蜕壳和进笼,“饿瘦了”的比比皆是,试吃结果都不理想,或将影响中秋上市。 这种“超长待机”、北半球极端的高温天气,终于还是在“逼退水位”、“区域大旱”、“能源需求飙升”、“热射”等之后给出了“续集”。当然,好消息是,目前的高温包围圈逐渐缩小,强度减弱。基本上在8月的最后一天(2022年8月31日)结束。 自南方各大城市气温,出现了“破表”以来,探究原因的人一批接一批。近年来,全球变暖的话题在全世界盛行,我国也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科学宣传。这个道理很多人都不陌生。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的解读也证实了这一点,加上大气环流和“拉尼娜”事件效应一起发生,使得整个北半球开启了“火焰山”副本。关键之年,关键目标 为保护环境,在经历了这次“全国300多个气象站日气温突破历史数值”的高温天气后,环保专家们一直活跃在全球视野中,并严正告诉世界要正视全球变暖问题。临界点之前,“悬崖勒马”全面推进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深度。而且,他们还指出,最重要的是近年来。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说明2020年我国提出“双碳”的目标是多么有远见。长期没有基础,后期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十三五”末,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基本稳定...
发布时间:
2022
-
09
-
02
浏览次数:347
生态环境部:2022年上半年,3641个国家地表水评价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5.7%,同比增加4.0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1%,同比减少0.8个百分点。但,全国水生态环境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部分地区汛期污染强度大,消除劣Ⅴ类工作滞后。别看我国水环境正在持续向好,但那些“老大难”的问题却始终是水质提升路上的“拦路虎”,工作推进难度大。为了判断水环境的问题根源,为了找到水质提升的关键,水质监测必须始终在线,为后续工作提供基础研判条件。不过,你以为水质监测真的就只是看水质是否受到污染吗?实际上,水质监测还是河长制监督考核的重要依据,也是维护重点呵护健康生命的重要手段,更能够为纳污红线考核提供依据等等。水质监测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系统的一个体系,监测能力也在不断提升。目前,我国水质监测技术主要以理化监测为主,利用多种化学分析方法及相关仪器设备对水质进行监测。伴随着科技水平快速发展的积极影响,生物监测、遥感监测技术等新型技术也被应用于水质监测领域。在水环境监测市场渐趋成熟,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下,水质监测仪器也在不断升级、丰富中。业内人士称,未来,监测仪器的多元化将是我国水质监测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今年年初,《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行动计划》)发布,此项政策为国家层面对于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首次发布。《行动...
发布时间:
2022
-
09
-
01
浏览次数:353
仪器仪表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科学研究,都不离开仪器仪表的辅助。也有人说,仪器仪表的发展水平,是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任何一个行业可能都无法离开仪器仪表,环保也无可厚非。液体流量仪表就是水处理行业系统化运行发展的重要内件。理论上来说,流量仪表是一款用于测量管道或明渠中流体流量的一种仪表,有压差式流量计、转子流量计、节流式流量计等等不同类型。而目前,流量仪表也在新添环保、智能化的要求。随着环保重视程度的日益加深,液体流量仪表作为流量监管的重要工具,也成了“智慧水务”研究的方向之一。要知道,我国目前仍然是水资源需求大国,水资源也还相对紧缺,加强水资源利用率,智慧水务是传统水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其中有不少人认为智慧水务将为相关仪表领域的发展提供增量发展的新空间。智慧水务系统要求水务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实时监测功能,更好配置水资源,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响应,并将供水管理部门与供排水设施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城市水务物联网”。不仅有企业在智慧水务的路上越走越深,地方政府也开始发力。江苏省人民政府近日发布了《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计量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省现代先进测量能力和水平有力提升,文件明确提出要培育壮大仪器仪表行业,建设流量仪表等10个左右省级仪器仪表产业园,并开展智慧计量技术攻关和先进测量装备的研发。流量仪表智慧化成了现实要求,而与智慧水务搭界,液体流量仪...
发布时间:
2022
-
08
-
31
浏览次数:345
塑料污染问题一直是全球关注的重要环境问题。相关数据显示,1950年到2017年,全球累计生产约92亿吨塑料,预计到2050年,全球塑料累计产量将达到340亿吨。我国作为塑料生产和消费大国,塑料废弃物年产生量达6000万吨。除源头减量外,再生塑料也是减少塑料污染的主要路径之一。2021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发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完善再生塑料有关标准,加快推广应用废塑料再生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再生塑料是指通过预处理、熔融造粒、改性等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对废旧塑料进行加工处理后重新得到的塑料原料,是对塑料的再次利用,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再生塑料的下游应用涉及到纺织、包装、建筑建材、汽车、医疗、电子等多个领域,行业专家认为其产值可达千亿元。根据《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21-2022》,2021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约为1900万吨,较2020年(1600万吨)增加约300万吨,同比增加19%。同时,废塑料回收利用产值约为1050亿元。近些年,虽然再生塑料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推动,我国再生塑料目前的整体规模也...
发布时间:
2022
-
08
-
30
浏览次数:341
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行业是现代工业的基础行业。为冶金、有色金属、化工金属、化工、电力、石油、建材、造纸、制药、环保、国防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提供基础零部件。工业自动化仪表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信息采集、传输、显示、记录和控制执行,是保障安全生产和经济健康的重要行业。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以及信息、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控制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安全性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自动化仪表是工业控制系统的核心关键部件,在火电、石化、化工、环保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2020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碳中和”和“碳峰值”的目标,并提出2021年10月至2025年比2020年降低13.5%。从长远来看,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标准的不断提高和'双碳'政策的实施,将促进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绿色生产的投资和固定资产建设水平的提高,促进产业升级,从而带动工业自动化仪表的长期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自动化仪器仪表作为智能制造产业的核心组件技术,是实现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典型产业。它是云计算、大数据和物联网的基础。在这种趋势下,我国对自动化仪表和智能设备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9
浏览次数:367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并报国家六部委备案,宁波市、长兴县、平湖市、绍兴市柯桥区、义乌市、玉环市6个市、县(市、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各试点城市将全面开展再生水利用配置工作,力争到202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探索总结一批特色鲜明、示范性强的丰水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经验。再生水是指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净水处理,最后达到一定水质要求满足某种使用功能,并且可以安全使用的水,具有水量稳定、水质可控、就地可用的优势。再生水的常见使用领域主要为河道生态补水、工业供水和市政杂用等。地处江南水乡,浙江依然缺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5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提升再生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补齐水资源短板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非常规水利用,合理布局一批再生水利用基础设施,扩大再生水处理能力建设,全省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平均达到20.5%。作为现代化滨海城市代表,宁波市因地制宜探索河道生态补水、工业用水水源、成品工业用水等领域的再生水利用模式,建成集中式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32座,日处理能力约262.7万吨,其中,再生水设计日生产能力71.79万吨。列入试点后,宁波市将投入约161亿元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带动性的再生水相关项目,到2025年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35%,总量达到2.5亿立方米,较2021年提升129%。如何破解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3...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6
浏览次数:336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北京市监管局刚刚牵头起草了《关于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首都计量科技创新能力全国领先,到2035年将首都建设成为计量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之都。意见稿还表示,支持开展国产仪器仪表验证与综合评价,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这个信号可就非常明确了,也符合《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关于“推动关键计量测试设备国产化”“建立仪器仪表产业发展集聚区,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国产仪器仪表品牌”的要求。而为了支持我国国产仪器仪表品牌建设,目前山东、重庆、湖南、贵州、江苏、天津、安徽、河北、青海、福建等省市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支持政策,并且各有侧重。如山东对核电仪表、小型在线质谱仪、光谱仪器等领域非常重视;重庆聚焦压力、流量、电磁、化学等仪器仪表检测能力提升;湖南致力于攻克移动污染源检测仪器、电测数字仪表等技术瓶颈;天津点名了4D光场传感器、气敏传感器、高端图像传感器等,要求加快推进计量仪器设备国产化代替。凡此种种,都为国产仪器仪表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长盛”基调。无独有偶的是,8月5日,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方案(2022—2023年)》,明确要“加大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学仪器和专利基础信息资源等向企业开放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
发布时间:
2022
-
08
-
25
浏览次数: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