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370
2022 - 06 - 01
在动力电池加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环保圈更多的关注点在动力电池回收及利用,而与之配套的,污废水处理也是必须认识到的一个问题。   拿动力电池中最“出圈”的锂电池来说,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量不小,且废水中具有高浓度硫酸盐、高COD等,成分复杂、且可能具有毒性,会对周边环境带来污染影响。如果要入局动力电池这个产业道,还要搞清楚污废水处理的要求。在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中,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干法回收、湿法回收。其中,湿法回收是被业界应用较为广泛的一款处理方法。该方法下产生的废水中所包含的大量重金属物质包括锂、钴、锰等,也同样存在较高的环境污染风险。   那么,为控制污染,更好地进行动力电池及废旧动力电池回收,污废水处理的方法有哪些?   化学法:利用化学药剂将污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变为沉淀物,并进行分离去除;吸附法:利用多孔性固体吸附污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并可根据情况进行有效资源回收或污染防治;芬顿氧化法:按照一定比例投加双氧水与硫酸亚铁进入工业废水中,将工业废水中的COD物质进行氧化去除,以解决动力电池生产或回收中产生的COD污染……   还有业内预测,随着锂电池产业的迅速发展,NMP市场需求将继续扩大。NMP是一种具有污染风险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锂电池产业常用MNP做溶剂。而在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发展之下,NMP的需求量也扩张迅速,同时也便产生了大量的NMP废...
371
2022 - 06 - 27
近期发布的《2022迈向零碳混凝土》报告中显示:水泥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工业材料之一,占全球碳排放量的8%。因此减少水泥的使用,对实现全球二氧化碳减排目标至关重要。   其实早在2019年,就已经有机构意识到传统水泥行业是不折不扣的空气污染大户。据测算,一吨水泥至少会产生半吨的二氧化碳,这比从纽约开车到迈阿密(约2055公里)的平均释放的二氧化碳还要高。据了解,水泥生产产生的污染气体中约有三分之二来自石灰石燃烧。在窑炉内,原材料中的碳与氧气结合会释放出二氧化碳,产生出大量的温室气体。   2021年由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等组织编制的《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碳排放及锁定效应》亦指出,2020年全球火电、钢铁、水泥和陆地交通运输部门共排放二氧化碳241亿吨,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0%。而这些行业的新建基础设施还将运行数十年持续产生碳排放。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曙光指出,水泥工业碳减排的作为和成效,直接关乎国家 “双碳” 战略的成败,因此,国家必然制定和出台针对水泥生产的高标准碳减排技术要求,建材行业要积极应对。   事实上,国家政策层面对水泥行业的降碳工作一直很重视。2021年末。工信部、科技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十四五” 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水泥等原材料工业是典型的“三高”,即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行业,是国家...
372
2022 - 07 - 19
当环保产业被迅速带动走深后,污泥处理处置却仍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这边污水处理厂规模居世界第一,那边固废处置系统不断释放新创新效益。夹在二者之间的污泥该怎么破,难道就要开始“摆烂”了吗?事出有因,影响污泥处理处置“走出去”的因素就有很多。第一,污泥来源广泛,可从市政污水厂来,也可以从管网而来,当然也不限于河湖、工业活动等。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污泥处理需要,有的含水量高,有的高湿高粘,也有含油易燃的,更有酸性易变质的。尽管有人说污泥中的回收利用效益大,也常有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又向“污泥”开炮,将污泥问题再度推向了“风口浪尖”。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侧重点放在了污泥处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上,而非污泥回收利用的广阔前景。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总工程师、中冶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指出,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2.2亿吨/天,每天产生的80%含水率的湿污泥超过了6000万吨,预计到2025年,我国污泥年产生量将突破1亿吨。若没有新工艺、新技术出现,长此以往,污泥处理处置必然会成为城镇污水处理的短板。当然,污泥的问题由来已久,提上日程是早晚之事。当前,循环经济大风起,资源化通路越走越顺畅,加上各地监管的加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业正加速寻找污泥产出与消纳的平衡关系。有了多方面的支持,污泥处理处置便有望“跑起来”。具体来看,这条污泥处理处置的通路在哪儿?应该...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都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一年的规划,也要从春天开始。展望2022年的生态环保工作,重点工作都有啥?还是要从一年一度的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上寻找答案。  全国生态环保工作会议是环保系统一年中最重要的会议之一,起着总结上一年,规划下一年的作用,值得所有环保工作者关注。今年1月7日,2022年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就在北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1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还安排部署了2022年的重点任务。  而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十四五”期间,县城、建制镇污水治理市场需求将逐步释放,厂网一体化带来管网建设需求,农村污水处理建设将有序推进。  到“十四五”末,我国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万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全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力争达到70%以上,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近年来,伴随水环境污染愈演愈烈,国家针对水污染治理领域大招频现,力促水环境质量全面提升。水质监测作为水污染治理的重要一环,对于维护水环境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当下,国家重拳出击水环境治理领域,水质监测设备越来越受青睐。  我国水质监测行业起步较晚,在步入21世纪之前,我国的水质监测分析设备基本是从国外进口。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引进、吸收新的技术,国产设备逐渐增加。如今,在国家各项水污染治理政策、新规的出台下,我国水质监测设备成为水污染治理必不可少的“利器...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3
浏览次数:403
水生态修复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仅是地上的污染,地下的污染才是重点。找病根,那就需要地方拿出“绣花针”,挨个找,挨个治!  截至2020年底,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  2021年,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别急着庆祝,黑臭水体的硬仗还不算完!接下来,该需要各地展现“绣花针”功夫了。  生态环境部在前几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就表示,要跟黑臭水体治理这个“硬石头”死磕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截至目前,黑臭水体三年治理在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1.5万亿。可见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决心很坚定。  不过,随着黑臭水体治理管控的程度逐渐提升,可供调整的区间缩小,找到症结越发不容易了。而从此前《“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设定的目标来看,2025年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差距仍存,任务很重。  需要强调,黑臭水体治理的“绣花功夫”要落到实处!  近年来,广州在水体治理上的成绩可喜,同时,在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如,广州利用大数据技术,助力197宗黑臭水体返清,13个国考断面全面达标,还多次获得国家激励,荣获多项水体治理示范城市的称号等。但广州在水体修复上是花了大力气的。  水生态环境司司长介绍说,广州的黑臭水体也面临很多困难,他们将城市划分称几万个排水单元,制定相应的达标工作规范,一个一个地抓,“绣花针”功夫展现...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3
浏览次数:388
近年来,水务行业正走向生产智能化、工艺装备化、设备集成化、监测数据化和管理信息化的智慧化发展道路。水表作为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计量器具也逐步揭开了智能化升级的帷幕。  水表智能化升级助力智慧水务发展  水表作为日常计量器具,它的身影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用水计量、贸易结算、供水控制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传统的机械水表数据面临着抄收、人工成本高、数据准确性低、入户难等问题。安装智能水表后,抄表员能够利用远程抄表技术、智能终端阀控技术,实现自动抄表、实时监测、欠费报警等功能,实现了水表数据统计的智能化升级。  当下,我国水表行业已从传统机械水表为主逐步过渡到传统机械水表与智能水表并存的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智慧水务建设。智慧水务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务技术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掘数据价值和逻辑关系,实现水务业务系统的控制智能化、数据资源化、管理精确化、决策智慧化,保障水务设施安全运行,使水务业务运营更高效、管理更科学和服务更优质。要想发展智慧水务,水表智能化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政府政策鼓励支持,智能水表得到推广  2019-2021年,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智能水表行业的发展政策,内容涉及智能水表发展目标、智能水表的应用推广、在新型城镇化方面的助力等。  2021年3月13日,国家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2
浏览次数:355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在百年变局下,粮食问题正变得更加重要,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和农产品供给被放在第一部分,显然成为农业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钟钰表示,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策略,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供给总量充足、库存充裕。在国际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疫情灾情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的背景下,国内粮食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市场运行平稳。尽管如此,但大豆、小麦、大米等粮食我国每年仍要大量进口,因为食品工业等领域需要消耗大量面粉、淀粉,加之畜牧业需要。  近年来,中俄农产品贸易明显升温。根据数据,2020年中国已成为俄罗斯农产品和肉类第一大出口市场。而近日,海关总署宣布允许俄罗斯全境小麦进口,并要满足五个方面的要求,这也将不同程度地为保障国内粮食供给总量充足,满足食品工业等领域对小麦加工的需求提供物资基础。  当然,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发条,要拧得紧而又紧,还要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农业稳产增产,依托“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等,严守粮食安全底线,以国内供给的稳定性应对国际环境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据了解,近年来,有地方管理局在“减”上下功夫,在“质”上做文章,强化烘干机、色选机等粮食现代技术装备支撑...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2
浏览次数:380
精密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在测量精度的提升下,通信、导航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仅使社会生活越来越便利,同时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利器。量子精密测量是利用量子力学规则,特别是基本量子体系的一致性,对一些关键物理量进行高精度与高灵敏度的测量。  2月23日,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世界上第一台非实验室条件下的量子重力梯度仪问世。这种利用量子技术的传感器,能够找到隐藏在底下的物体,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量子物理原理探测微重力的变化,测量当原子云落下时引力场拉力的细微变化。这种利用量子技术的传感器可找到隐藏在地下的物体,这是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其对学界、业界和国家安全等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走出实验室”的首台量子重力仪传统的重力仪可以等效为悬挂有质量的弹簧,通过弹簧的伸缩从而反映出重力的变化,但由于弹簧的伸缩情况本身就是会受到地面振动的影响,需要对传统重力仪不断进行校准才能保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每一次的读数都需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以平均地面振动带来的背景噪声的影响,并且振动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驶过的卡车、火车和低强度的地震活动等。  而量子重力梯度仪只有一个整体的运动模式,不存在类似弹簧的弹性特征,量子重力仪的装置、原子团以及探测原子下落的激光会一起运动,能够消除不必要的敏感源,同时也可以抑制地面振动等噪声,从而提高灵敏度。量子重力仪能够更加广泛地运用在更...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1
浏览次数:386
物联网是工业4.0战略的关键部分,该战略致力于创建灵活且互联的数字工厂,促进系统所有部分之间的通信。  物联网是工业4.0战略的关键部分,该战略致力于创建灵活且互联的数字工厂,促进系统所有部分之间的通信。  与前三场革命一样,工业4.0旨在利用最新技术改变制造业。这一次,是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创造了物联网。工业4.0将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以实现制造业的数字化。  物联网是工业4.0战略的关键部分,该战略致力于创建灵活且互联的数字工厂,促进系统所有部分之间的通信。当今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最佳方面是它们的应用范围。这些技术适用于工厂车间以及规划和管理等其他领域。制造商甚至可以将客户和业务合作伙伴整合到价值和业务流程中。  如您所见,工业物联网(IIoT)具有改善制造业的巨大潜力。如今,几乎所有工厂都使用自动化和机器人。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在加速,这提高了自动化和制造效率。随着制造商寻找拥抱物联网和工业4.0的方法,到2027年,智能制造市场的价值预计将达到2282亿美元。以下是该行业朝着这一目标迈进的一些方式。  制造自动化中的物联网  网络物理系统(CPS)是工业4.0所设想的智能工厂的核心。CPS是在制造的所有部分使用传感器和软件的系统。这些部分可能是机器、车辆、路线、库存和厂房本身。传感器记录并保存数据,然后由计算机处理以做出决策。这些决策通过执...
发布时间: 2022 - 03 - 01
浏览次数:379
监测工作亟待进行全面系统更新,牢抓智慧化成了监测系统升级的关键。  2022年1月,四川省49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00%;  江苏全省120个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青海省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  数据不会说谎,100%达标是各地水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工作的有力说明,也是环境监测水平提升下的实践成果。  说起环境监测,“智慧化”这三个字就不能不提。《“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就明确指出,未来环境监测的总体思路包括建设现代化智慧感知监测能力,实施天地一体智慧监测预警重大工程,以更高标准确保监测数据“真、准、全、快、新”。可以说,实现更高程度的智慧化监测是当前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湖南省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2022年将构建智慧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继续巩固环境质量监测、强化污染源监测、拓展生态质量监测;河北省在地方“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深化监测数据的智慧化应用,逐步将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纳入环保大智慧平台中去等等。  更令人欣喜的是,环境监测相关企业也自愿为智慧化监测的道路添砖加瓦。包括我们熟知的雪迪龙、先河环保等。本网水质监测领域的会员企业连华永兴、佳谱仪器等也在积极扩大智慧化监测的实力。  智慧监测,要求感知高效化、数据集成化、分析关联化、服务社会化、测管一体化、应用智能化,是一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
发布时间: 2022 - 02 - 28
浏览次数:385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