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70
2021 - 11 - 12
人类越来越意识到,人类活动已经对气候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逆的影响,最终会影响到人类自身。纵观全球,全球碳排放现状是发电消耗是二氧化碳最大来源。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二氧化碳次要来源为交通运输、建筑消耗,发展中经济体(中国、印度)次要来源主要集中于工业燃烧。  自从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以来,如何实现“碳中和”目标也成为了传感器圈内热议的话题。  何为“碳中和”碳就是我们平时说的二氧化碳,中和就是正负相抵。也就是说通过节能减排、能源替代等方式,让排放出的二氧化碳被回收,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万物皆可碳中和,环境监测气体传感器必不可少  二氧化碳含量是衡量空气质量的重要指标,碳中和第一步,确认碳排放量,二氧化碳传感器必不可少。根据原理的不同,二氧化碳传感器主要可以分为固态电解质式、电容式、光纤、红外吸收等类型。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是当前较为主流的类型。  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则是通过二氧化碳对于特定波段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测得的辐射能量强弱来获得被测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红外二氧化碳传感器具有更高的精度,更好的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及空气质量检测设备等。  碳中和领域对气体的监测不仅仅是二氧化碳气体浓度,还有其他温室气体,比如甲烷(CH?)、氧化亚氮(N?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
71
2021 - 11 - 24
“雪龙2”号今日出征再次南极,这也是“雪龙2”号破冰船第三次参与我国南极科学考察。之前两次分别是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仪器仪表为其保驾护航。  据了解,11月23日上午,中国第38次南极考察队第二批队员101人随“雪龙2”号从上海出发,前往南极长城站等地执行科考任务。  详细来讲,雪龙2号极地考察船(H2560)是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是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它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交付使用后将填补我国在极地科考重大装备领域的空白。因为“雪龙2”号是一艘极地科学考察船,所以其船上仪器仪表的工作条件与技术要求会比一般船只和陆地仪器仪表严格的多。  “相比‘雪龙’号的走航观测系统,‘雪龙2’号增加了营养盐、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将更系统地开展全程海表环境参数的自动采集。  渴望,‘雪龙2’号上的海洋观测系统,可全程连续探测海水流速流向、生物资源量以及海底地形地貌等要素,具备长期自动观测、实时原位测量和自动记录处理等功能。其他先进装备还包括船舶走航剖面仪、浮游动物观测系统等,前者可以实现不停船连续获取海洋上层水文和生物学剖面数据,后者可随CTD下放和回收,自动记录相关数据和生物影像。  “雪龙2”号还有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实验室及智能穿戴等并且全船设备配备各种传感器,这使得全船信息都将呈现在科...
72
2021 - 12 - 06
近年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急速壮大。那么,随着物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将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呢?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物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极大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当前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蓬勃发展,由物联网而带动的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港口等一系列新兴业态应运而生。物联网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近年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产业规模急速壮大。那么,随着物联网的大规模普及,将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哪些机遇呢?  物联网的出现也为仪器仪表行业参与竞争提供了机会,有利于行业企业实现技术创新升级。与相比,我国仪器仪表行业技术一直处于低水平状态,关键核心技术匮乏,存在的较大的差异。如今,物...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计量测试是“工业生产的眼睛”,也是质量提升的技术基础,它在服务和支撑产业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国家高度重视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在《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建立一批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研制一批专用计量测试设备,形成一批专用计量测试方法和标准规范,计量服务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体系日趋完善。随后,各地方计量发展规划中也明确建设一批国家级、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比如重庆市预计到2025年建成6个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2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广东省提出建立一批发挥重要作用的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仪器仪表企业,打造一批综合实力国内领先的计量技术机构等。近日,多个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筹建,涉及材料、新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轨道交通等领域。重庆拟批准筹建两家市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广东拟批准筹建广东省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计量测试中心马鞍山市获批筹建省轨道交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安徽省轨道交通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的建设工作将依托马鞍山市计量测试研究所进行,拟建设恒温恒湿实验室、几何量实验室、探伤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力学实验室、热工实验室、流量实验室等精密测量实验室,以及碳能耗实验室、在线检测实验室等前沿高端实验室。建成后,中心将在轨道交通量值传递技术、产业关键领域关键参数测量、测试技术研究、产业...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8
浏览次数:332
2022年10月,全国生产粗钢7976万吨、同比增长11%;生产钢铁11485万吨、同比增长11.3%,其中,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6680.63万吨、同比增长13.25%,生产钢铁6848.09万吨、同比增长14.24%。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开的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增势不减,尤其是重点钢铁企业在钢铁生产制造能力更是突出。在各行各业施行绿色低碳之策的趋势中,钢铁应当处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前列。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钢铁行业的碳排量占全国碳排量的15%左右,在主要制造行业中的碳排量排名居前。该行业碳排量大,节能减排潜力突出,该行业绿色转型备受市场的关注。近年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工作被写入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目标;一众专家学者提出,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绿色低碳之上,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是“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若要论钢铁行业的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好国家的“双碳”目标更应属嵌套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11月20日,属于我国的首部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正式发布。文件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列举了部分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中钢铁行业的责任与担当。如,行业内现已有38家企业率先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24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94家钢铁生产企...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5
浏览次数:328
据业界粗略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市场中标总额约130亿,呈逐级上升趋势,项目类型涉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检测、土壤改良、矿山污染治理、土壤修复以及地下水监测和修复等。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正在进行中,直接提高了人们对土壤污染治理的关注度。而目前,全国公开污染地块名录不断更新,累计已超过700块,显然市场需求增量还在上扬,也能理解为什么土壤修复行业近年来被频频关注,而土壤修复类项目基本进入了量价齐放的阶段。环保在线也曾不止一次说过,土壤修复是个周期长,系统性强的工作,投入大,情况复杂,技术门槛高都是典型特征。近两年,在环保标准趋严,环保督察严抓,土壤污染治理政策和标准愈发完善的背景下,土壤修复以耕地保护和修复、场地修复两大主要板块为中心,“责任式”推进。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重磅登场的土壤污染防治法明确了这项原则,也确立了土壤污染责任人、土地使用权人和政府承担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的先后顺序,夯实了土壤污染责任制度框架。当然,建立统一的土地资源台账也能更有助于土壤污染追责。那么另一方面就是,土壤污染监测以及土壤修复技术的双向加持。就土壤污染监测来看,目前土壤监测网络基本成型,监测体系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以及运维体系建设等多方面都有突破性进展,且风险管控工作针对重点地块提出了长期监管要求。2011年,国家土壤环境例行监测试点;2017年,首个国家土壤网络...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4
浏览次数:349
农田土壤污染的危害有哪些?一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减产。二是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三是危害人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有哪些?重金属在植物体内过量累积,影响植物生长代谢,导致农作物污染超标,品质不断下降。例如,镉对植物的根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镉超过一定浓度后对叶绿素具有破坏作用。重金属还能通过食物链及其他摄入途径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例如,汞进入人体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视力神经破坏极大。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有哪些?土壤生物污染会引起植物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土壤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不仅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感染发病,还可直接通过皮肤接触由土壤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有机污染的危害有哪些?土壤有机污染物毒性强危害性大,如多环芳烃是焦化类工业场地土壤中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且其毒性随着苯环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已知的500多种致癌化合物中,有200多种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危害有哪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土壤中长期存留累积,严重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危害巨大,如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注意力紊乱;对生殖系统产生危害,导致男性的睾丸癌、精子数降低、生殖功能异常、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3
浏览次数:338
你家的旧衣服都回收了吗?纺织业碳排放量居高不下,没有一件旧衣服是无辜的!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长三角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杜欢政表示,纺织行业已然成为仅次于石油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污染行业,每生产1吨纺织品就会排放17吨温室气体,预计到2050年,时装产业将消耗超过全球30%的碳预算。为什么?因为目前服装行业聚酯纤维的主要来源还是石油,生产过程的能耗非常大,目前常见的涤纶、锦纶、氨纶等等其实都可以统称石油纤维。据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达5800万吨,占世界纤维加工总量的50%以上,化纤产量占世界比重的70%以上。而另一方面,全球每年超9000万吨的纺织废弃物,也就是旧衣物的回收、循环再利用效果未达预期,尤其在我国,每年废弃旧衣服规模超过2600万吨,而这个数据还在以每年10%到15%的比例增长,真正回收的有多少呢?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凯不久前透露,2020年,我国废旧纺织品产生量约2200万吨,循环利用率约20%。按照《关于加快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的实施意见》(发改环资〔2022〕526号),到2025年这个数据要达到25%,到2030年则要达到30%。虽然相较数年前5%都不到的数据,增长已经很快了,但显然行业基础还是太薄弱,回收率低的问题将在中短期内一直存在。也可以理解成,废旧纺织品资源利用缺位,服装行业对石油纤维的需求显然还是会处于高...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2
浏览次数:322
一、什么是精准曝气?精准曝气是污水处理厂由早期粗放式人工控制方式向现代精细化自动控制方式进阶的产物。传统活性污泥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数百年,多位国内外专家多次提出并强调,需要深度挖掘百年活性污泥法工艺,实现生化处理工艺的最优控制与高效运行。精准曝气的首要目标是保障生化处理工艺稳定运行以及出水稳定达标,进而达到鼓风曝气系统的节能降耗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降低。国际上早已提倡污水处理厂自动化和精细化管理与控制。精准曝气是污水厂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有效工具,需要通过鼓风机、曝气设备以及精准曝气系统等各方的共同努力。精准曝气系统可以使各种复杂的供气方案得以实现,如间歇曝气、微量曝气、正常曝 气、溶解氧分布控制等;可以帮助污水处理厂实现工艺的精细调节,适应各种工艺,并能够随着工艺变化而调整;还可以根据当前需要的曝气量,通知鼓风机主控进行风量调节,防止发生喘震等异常情况,节约鼓风机电耗。二、为什么要实现精准曝气?污水处理厂在生物处理过程当中,如果曝气量不足,会导致工艺运行恶化,出水水质排放超标;如果曝气量过多,会导致高能耗,造成污水处理厂运行成本增加。因此,只有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与精准调节各区域的曝气量,才能保证污水处理厂高效和经济运行。良好的污水处理工艺自动控制系统,既能保障污水处理厂设备连续稳定运行,又可实现节能降耗, 在工艺升级改造中得到关注和应用。精准曝气控制系统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套较...
发布时间: 2022 - 11 - 21
浏览次数:34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面对各种污染。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不同,噪声污染对生态环境并没有明显的危害,但却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且超过一定分贝的噪声同样会威胁人体健康,造成听力损伤、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噪声无处不在,工厂生产、建筑施工、车辆行驶和鸣笛,甚至居民的娱乐活动都可能产生噪声污染。据生态环境部门统计,居公众举报的环境问题的第2位。防治噪声污染已经成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点。近年来,我国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总结全国城市噪声状况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经验。日前,《2022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声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全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5.4%,夜间为82.9%,同比分别升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但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占全部举报的45.0%,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这一年,我国也出台了多项重要的涉及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并提出目标,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7
浏览次数:333
764页次24/110首页上页...  19202122232425262728...下页末页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