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36
2022 - 04 - 19
日前,生态环境部第二轮第六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进入下沉工作阶段,且第二批5个典型案例已集中公开通报。其中,新疆“乌昌石”地区因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作不严不实再次被点名。早在2017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就曾重点关注过“乌昌石”区域型大气污染问题,时隔五年,该区域大气污染困境为何还得不到突破?一、产业结构偏重   据了解,“乌昌石”地区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在全新疆4.1%的面积上消费了全疆近一半煤炭,今年第一季度重污染天气比例高达30.4%,主要污染物有SO2、NOx、颗粒物等。这一点与其他以电力、化工、钢铁等产业为主的地区相似,且并不是毫无治理头绪。根据《“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对标节能减排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应从源头上严格“两高”项目准入,并要求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采用先进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如在钢铁行业大力推进非高炉炼铁技术示范、全废钢电路工艺等。另一方面,燃料原材料的清洁替代也应加速,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以及生产“电气化”水平将有效缓解燃煤带来的大气污染压力。   而此次通报提到,“乌昌石”地区因工作落实不到位,不仅导致煤炭消费量削减目标落空,还存在部分工业炉窖未安装脱硫措施的情况,焦炉烟气中SO2、熄焦废水挥发酚、氰化物超标严重。可见,大气污染高发地区,对于监管工作有着更高要求,除制定目标、规范外,决策部署力度更为关键。...
137
2022 - 05 - 10
2022年4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各省份推荐情况,综合考虑城市基础条件、工作积极性和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安排等因素,确定了“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名单。其中,浙江省11个设区市全部入围,成为全国唯一“无废城市”设区市全覆盖的省份,实现“满堂红”。   建设“无废城市”或许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浙江作为全国第一个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省份,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告诉大家:创建“无废城市”是从培育“无废细胞”开始的。将“无废城市”分解为无数个“无废细胞”,从“细胞”入手,从“点”到“面”,逐渐形成“无废城市”的最终样板。“无废细胞”又是什么呢?如果把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那么社区、学校、景区等就是它的细胞,细胞们为“无废城市”这个大单元不断完善自己,奉献力量。“无废细胞”包括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管理模式。它是贯彻落实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理念,也是体现全域建设工作成效的重要载体。   自“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起,“无废细胞”建设就在浙江全域陆续展开。   2021年7月6日,金华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开展“无废医院”建设的通知,提出“无废医院”建设指南。从组织管理、医院环境、医废管理、污水处置、可回收物管理、信息宣传等方面给出指导意见。   2021年11...
138
2022 - 06 - 02
自今年年初印发《“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开始,生态环境部构建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步伐就在不断加快。   5月27日,生态环境监测司召开了《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关键技术与战略研究》研讨会。会上明确,将实现高水平保护要求的高水平监测、支撑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作为研究主线,以水、气、碳、生态等要素为重点,逐步拓展领域的研究范围。在刚刚举行的生态环境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监测一词亦是高频出现。相关负责人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为实现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良好开局,2021年围绕优化、深化、强化三个特点,各项工作得以稳中求进的进行。   按照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部署,现代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将从监测评价考核、PM2.5和O3协同监测、碳监测、新污染物监测、生态质量监测、水生态监测等方面多向发力。对此,发布会就以下五个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   1.新污染物监测   5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要求积极开展环境调查监测,建立新污染调查监测制度和化学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清单,摸清新污染物的“底”。   环保圈分析称,酝酿已久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终于正式启动,对于环保产业来讲,首先释放的就是监测环境的商机。按照要求,到2023年底就要完成首轮化学物质基本信...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行业绿色发展,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是题中应有之义。污水处理利用作为水处理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一课,其与“双碳”目标的配合度较高。   自2020年,碳达峰碳中和的大字正式嵌入我国环境绿色发展的背景墙,要求二氧化碳排放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得不看到,该目标的设定仍具有紧迫性与挑战性。   当前,水处理行业围绕“双碳”开展了不少研究,如水处理设备高效化运行、精准化工作水平的提升,还有降低处理能耗也是热议焦点。   水处理行业如何降低行业碳中和的压力,污水处理方式中,哪款更得“双碳”心?   中国人民大学低碳水环境技术研究中心王洪臣主任曾公开提出,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行业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三大碳减排着力点包括:对是否应取消化粪池明确态度、对氧化亚氮的控制加大研究力度、对节能降耗重要性的认识提升高度。另外,他也提到,在水处理的其他方面也要加大“低碳改造”力度,如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场地空间光伏发电、利用出水排放落差水力发电、利用污水中的低位能源制热制冷、利用发酵污泥做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 在污水处理提标改造的当下,增添“低碳改造”的衡量标准,是污水处理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而从系统层面看,E20研究院水业研究中心总监井媛媛女士认为,未来在双碳战略加持下,水治理将再度加强系统性治理的联动模...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8
浏览次数:400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而我们的用水量又居世界前列,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资源性缺水、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等问题显著。       此外,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得我国水资源面临着水量衰减和水质恶化的严峻问题,各地纷纷打起了地下水的主意。但是无序开采导致几年前经常曝出某地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塌陷、海水倒灌等新闻。   “神秘”的地下水,隐藏在土壤之下,渗透在岩石空隙之中,为土壤岩石提供有力的支撑。合理开采地下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已知的获取地下水有两种方式,天然地下水露头和人工开采。地下水可以通过泉水等自然排泄方式向外界输送水量。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山区丘陵及山前地带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   人工开采方式包括井孔抽取,渠道、坑道开挖等。其中利用井孔抽取地下水是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主要方式,在居民生活、工业企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供水过程中均较为常见。农村地区常见的大口井、压水井,就是最为简单的地下水开采方式。城镇的集中供水多采用工艺更为复杂,深度相对较深的开采井群的方式开采地下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水厂经过适当处理,进入输配水系统实现供水。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仪器仪表的身影无处不在,从找水到采样检...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5
浏览次数:414
水,我们无比熟悉却又陌生的一样东西,它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并且我们几乎每一天都会接触它,但与此同时却又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水资源离我们虽然很近,但是它却十分稀缺且珍贵。   为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也是我国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第一日。我国将本届“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定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你知道哪些监测仪器仪表助力水治理吗?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水资源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悉,为监测进行水治理,我国建成了数十万的地下自动水质监测站,全部安装一体化地下水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了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和人类活动经济区的地下水水位、水温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数据接收,与水利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显示,地下水占全国水资源的1/3,是全国总用水量的20%。我国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均来自地下水,全国655个城市中,有四百...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4
浏览次数:403
截至2020年底,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   2021年,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别急着庆祝,黑臭水体的硬仗还不算完!接下来,该需要各地展现“绣花针”功夫了。   生态环境部在前几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就表示,要跟黑臭水体治理这个“硬石头”死磕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截至目前,黑臭水体三年治理在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1.5万亿。可见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决心很坚定。   不过,随着黑臭水体治理管控的程度逐渐提升,可供调整的区间缩小,找到症结越发不容易了。而从此前《“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设定的目标来看,2025年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差距仍存,任务很重。需要强调,黑臭水体治理的“绣花功夫”要落到实处!水生态环境司司长介绍说,黑臭水体面临很多困难,他们将城市划分称几万个排水单元,制定相应的达标工作规范,一个一个地抓,“绣花针”功夫展现出来,才将水环境整体水平提上去。从经验中可以看到,黑臭水体治理没有捷径可走。各地追求水体质量达标的同时,更要注重水生态恢复。   水生态修复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仅是地上的污染,地下的污染才是重点。其中最紧要的还是管网问题,污水、雨水“同流合污”,管网漏损情况严重。   而如今,管网设施建设水平滞后,且管网底数...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3
浏览次数:386
生态环境部2022年的首次例行发布会,主题围绕碧水保卫战进行。其中有大众对于“水”环境的关注,对水环境提升的迫切希望。   当前,我国的水环境整体向好,继续强调“稳进”是深化保卫战的重要方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提出,“十四五”期间不宜过于追求指标评价为主的优良水体比例,应该把重心放在筑牢基础,补齐短板上来。   “十四五”与“十三五”比较,水体优良比例的设定目标上升1.6%。并不意味着各地方、各部门可以放松警惕,而是希望将重点工作放到重点、难点的地方,集中攻坚。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面源污染、少数地区的劣V类断面难度大,包括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等。   可见,这些问题是当前水环境提升的短板问题。水承载能力的提升如同“木桶定律”所呈现的那样,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   城乡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治理范围广、难度大,恢复速度慢。面源污染主要是污染物从不特定的地点,经冲刷并径流汇入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问题,污染负荷总体较大。   面源污染治理的瓶颈在哪儿?分散、隐蔽、难度大等都是它的突出特点。随着问题的日益堆积下,其逐渐成为了水生态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   要深入开展碧水攻坚战,攻坚的中心要放在...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3
浏览次数:408
“十三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同时应该看到,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重金属污染防控任重道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以下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较快提升,重金属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推进治理一批突出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  同时《意见》特别指出,要健全标准,加强重金属污染监管执法,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标准体系。包括,研究修订铅锌、电镀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制定出台废水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运行、验收技术规范。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化工污染成为重大污染源。苯、酚、磷类有机污染及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在对空气、水体造成污染的同时,也成为土壤中长期存在的“毒瘤”。业内人士指出,重金属无论是污染水体,还是污染大气,最终都会回归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事关家家户户的米袋子...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2
浏览次数:38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饮用水安全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监测仪表筑牢卫生安全“堤坝”。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生活生产不可少的资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增长,大量的生活、工业废水乱排乱放让环境负担不断加重。当下,水污染已经成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难题。  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饮用水源,保护水源地,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成了近些年国家和群众关注的一大热点。饮水安全问题由来已久,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发声呼吁尽快联动跨省治理长三角饮用水安全问题,再次拔升饮水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供水普及率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对饮用水水质期盼越来越高,已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较快,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平衡点被打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饮水安全问题也渐渐凸显。  为让广大百姓喝上更加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不少地方的水务公司以及卫生监管机构增加了水质检测设备,在促进水质检测技术提升的同时,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随着饮用水安全保障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在线仪表和设备被应用到饮用水水质监管中。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一方面对可能发生的水质超标事件进行预警,防止不合格的自来水进入居民家庭;另外,大量供水管网的水质数据,也可支持自来水厂优化水处理工艺以及管网输水调度决策。  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一...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2
浏览次数:421
764页次46/110首页上页...  41424344454647484950...下页末页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