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457
2021 - 11 - 17
冬季,对于天寒地冻的北方城市来说,确保正常供暖尤为重要。日前,受寒潮、降雪影响,2021年供暖季正式拉开帷幕,北方煤炭、电力需求旺盛,供暖形势紧张。幸好有仪器仪表“黑科技”的助力,大大缓解了这一紧张局面。  寒潮来袭各部门积极部署安全防范工作  近期,寒潮携风带雪来势汹汹,全国多地拉响黄色预警,各级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各司其职,认真做好寒潮降温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各类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气象部:加强短临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企业、社会公众做好安全防范,合理安排生产、出行。  交通运输部:加强水上交通动态监管,严禁恶劣天气各类船舶违规作业;做好“两客一危一货”、校车、公交车等重点交通工具以及车站、机场、桥梁等重点设施的隐患排查治理,严厉查处“三超一疲劳”、非法载客、客货混装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防止因寒潮大风影响出现交通事故。  住建部:建筑施工领域,要重点抓好防风、防高处坠落等措施落实,大风蓝色预警期间立即停用塔吊、升降机等机械设备,严禁从事各种室外、露天施工作业;提前筹备部署城市老旧小区燃气管线的隐患排查治理。  供水、供电、供气、供热部门:要加强各类管网、线路、设施的检查,及时排除隐患,一旦出现故障,迅速组织抢修,确保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仪器仪表“黑科技”集结保障顺利供暖  面对突如其来的寒潮天气,北方御寒供暖压力倍增,如何保障顺利供暖成为相关部...
458
2021 - 11 - 29
称重传感器是指利用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对物体进行精准的测量。在我们生活中,小到生活零用品称重,大到港口等大型货物称重测力,称重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衡器。  称重传感器是指利用传感器的性能特点对物体进行精准的测量。在我们生活中,小到生活零用品称重,大到港口等大型货物称重测力,称重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衡器。  “衡”取“衡量”之意,是利用胡克定律或力的杠杆平衡原理测定物体质量的仪器,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使用最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种计量装置。衡器按结构原理可分为机械秤、电子秤、机电结合秤三大类。  资料表明,我国早在公元前16世纪(商朝、西周)时,就已有称量物料质量的简单衡器,公元前5世纪的春秋时期,《墨经.经下》中对木杆秤有了文字记载。时至今日,在我国,它仍然是一种民间最普及的衡器。而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木杆秤已是一种难于寻觅的历史文物了。  机械式衡器,在我国始于19世纪末(清末),当时商业、工矿企业过去普遍使用的案秤、磅秤和各种机械式汽车衡、轨道衡即属于此类。至今,我国的机械式衡器制造业已有一百多年的生产历史,已具有相当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规模。目前,我国使用中的各种商业衡器和工业的地中衡,几大部分仍然是机械衡器。  60年代,研究成功了一种机电结合的自动秤——光栅秤,它由杠杆系统、光栅装置和电子线路三部分组成。杠杆系统在载荷作用下产生位移,光栅装置将这一位移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入电子...
459
2021 - 12 - 09
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阳江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率先具备大容量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及运营能力,对促进我国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升级、挖潜深远海风能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全球首台抗台风型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与我国首个漂浮式海上风电平台共同组成“三峡引领号”,单机容量5.5兆瓦,由三峡集团所属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三峡上海院等科研机构以及国内风机厂商自主研发。  漂浮式海上风电技术被业内寄望为“未来深远海海上风电开发的主要技术”,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探索。与传统固定于近海海床上的风电机组相比,漂浮式机组可实现在深远海部署的愿景,在获取深远海域稳定优质风电资源的同时,不影响近岸渔业及其他相关产业活动。  那么海上风机检测需要哪些设备仪器?  1.测振仪  振动检测仪是基于微处理器最新设计的机器状态监测仪器,具备有振动检测,轴承状态分析和红外线温度测量功能。其操作简单,自动指示状态报警,非常适合现场设备运行和维护人员监测设备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保证设备正常可靠运行。  测振仪也叫测震表振动分析仪或者测震笔,是利用石英晶体和人工极化陶瓷(PZT)的压电效应设计而成。当石英晶体或人工极化陶瓷受到机械应力作用时,其表面就产生电荷。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把振动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对输入信号的处理分析,显示出振动的...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在国家大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半导体存储基地于2016年开始建设。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存储芯片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存储芯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能够成熟相关存储芯片产品应用的企业数量稀缺。全球DRAM、NOR Flash、NAND Flash市场被韩国、日本、美国企业所占据。  1、中国存储芯行业起步较晚,技术基础薄弱  中国的存储芯片发展较晚。2016年之前,行业几乎没有产能,存储芯片极度依赖进口。面对外资企业在存储芯片行业的垄断优势,中国近年来开始大举投资存储芯片行业。经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取得了一些成绩。  目前,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通过国家政府层面的大规模投资,有机会快速切入相关领域,是芯片国产化的可靠而重要的一步。  存储芯片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国存储芯片行业起步较晚,缺乏积累的技术经验。虽然我国本土的企业已经逐步完善了NAND和DRAM行业的布局,但每一款存储芯片产品还处于生产初期,尚未实现量产。与国外存储芯片厂商相比,我国存储芯片技术基础薄弱,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以3DNAND存储器为例,三星、海力士通过不断开发创新,改进数据存储单元结构,增加单元存储容量,开发生产了176层3DNAND。国内于2020年推出128层QLC 3D NAND闪存。可以看出,与国外领先的3D NAND...
发布时间: 2021 - 05 - 31
浏览次数:562
2021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李健军介绍了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新闻社:中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环境监测如何发挥作用,下一步在中国实现低碳发展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工作是怎样的,谢谢。  柏仇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现在,“碳达峰”、“碳中和”是热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全球性挑战。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物排放具有相同的根源、起源和过程的特点。“污染减排、碳减排”的规划、部署、推进和评估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也对监测系统的及时后续支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部门在碳监测方面有一定的工作基础。第一,环境浓度监测。自2008年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了16个大气背景值监测站,其中一些能够实时监测CO2和CH4。一些省份在城市范围内开展了温室气体监测试点。二是点源排放监测。电力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在现有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并与核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第三,遥感监测。对于CO2、CH4等温室气体,初步形成了不同尺度下温室气体空间分布、碳排放反演等业务遥感监测评估能力。  为了积极应对碳峰化和碳中和对监测的新需求,我们会同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同...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8
浏览次数:662
最近,杭州这个地区上线了新的智能产品。据悉,良渚街道上线并运行了“智能水脑系统”,主要由管控一体化系统管理平台、智能移动APP、户外大屏幕及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硬件系统组成。基于24小时可视化监控、实时信息采集和最新人工智能算法,形成了集“监控、预警、调控”于一体的综合智能控水平台  良渚辖区内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大小河流168条,总长230多公里,小微水体225个。“智能水脑系统”的出现,推动了良渚从治水向“智能”治水的转变,在动态监管、快速巡河、精准处置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智能水脑系统就像在河道上安装了一个体检装置。一旦出现可疑指标,就能准确发现问题,给我们的巡视和维护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实时监控是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点开“治水大脑”的“智能水域图”,水面监测、水质监测、实时水雨情况、排污口整治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通过水质监测站的建设和水质在线检测仪的部署,实现在线采集、上传和分析,形成定期的河流数据分析报告。出现异常时,平台实时向相关人员发布预警信息。因此,管理人员和检查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查看实时视频,并随时随地监控河流状况。在难以人工测量的情况下,通过系统的智能分析,综合末端截污、点位治理、源头治理、河道系统治理等内容,总结出一套可视化、信息化的高效治理方法。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7
浏览次数:450
“粮食”,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简单来说,粮食的概念是指谷物,包括小麦、豆类、粗粮和大米。  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以上,而耕地只占世界人口的7%左右。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决定了粮食供求长期以来仍处于紧张平衡状态。人民是国家的基础,粮食是人民的基础,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据了解,2020年粮食总产量将达到13390亿斤,比上年增长113亿斤,增幅为0.9%。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七连丰”。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形势喜人。  然而,在“量”大幅增长的同时,我国粮食在储存、运输和加工方面的年损失达700亿斤。相当于约2亿亩耕地。其中:虫、霉、鸟造成的储粮损失400多亿斤;流通损失损失超过150亿斤;消费习惯误区过度追求亮、白、精造成加工损失130亿斤以上。  “舌尖上的浪费”就更神奇了。请客吃饭谈排场等不良消费模式导致餐桌浪费达到2000亿元,相当于约6000万吨粮食,足够养活2亿人。粮食产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其增量成正比。如果我们浪费的比增加的多,如果我们减少它,我们就会失去更多。所以爱惜粮食很重要,储粮安全也很重要。我国一直在降低其储藏损失。  我国粮食储藏综合损失率降至1%  我国是世界产粮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6
浏览次数:651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制出循环寿命长的碳基锂离子电容器单体,标志着我国在高性能碳基锂离子电容器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两个导体相互靠近,中间夹着一层绝缘介质,构成一个电容器。当在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施加电压时,电容器将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板上的电荷与两个导电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电容的基本单位是法拉(f)。在电路图中,字母c通常用来表示电容元件。  电容在调谐、旁路、耦合、滤波等电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它用于晶体管收音机的调谐电路、彩电的耦合电路、光纤通道等。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子产品的升级速度越来越快。消费类电子产品,主要是平板电视(LCD和PDP)、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持续增长,带动了电容器行业的增长。  锂离子电容器是介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之间的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它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大、充放电快、循环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在轨道交通、能源回收和电动汽车加速启动、新能源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由于能源问题和环保要求,世界对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电动汽车的关键部分是电池,但电池的峰值功率特性不能满足汽车在启动、加速、爬坡等特殊情况下的功率需求。超级电容器与电池并联作为电动汽车辅助电源的应用,可以弥补电池在功率特性上的不足。当汽车处于正常行驶状态时,超...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5
浏览次数:516
5月1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阳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海洋二号系列的第四颗卫星,将与在轨的海洋二号和C卫星实现组网,形成中国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系统。虽然去年11月海阳二号A卫星停止了业务化运营,但海阳二号D卫星进入轨道后,中国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能力并没有下降,而是通过三星组网,我国的海洋监测与灾害预警能力不降反升。  作为海洋环境动力卫星,海洋二号系列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全球海洋动力现象和过程。该系列卫星搭载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有效载荷,可以全天高精度监测海面高度、海面温度、海面风场等海洋动态环境数据。例如,微波散射仪用于测量海面风力,雷达高度计用于测量有效波高度、全球海浪、海洋环流等数据,校准辐射计也与雷达高度计配套使用。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此外,还有自动船舶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在全球海面上测量船舶的位置、航向、速度等数据,为海上航行、定位、搜救等提供保障。  海洋二号B星、C星、D星的轨道不同。三颗卫星建立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网络后,我国海洋监测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仅用6个小时就完成了全球海洋观测,较前20天有了跨越式进展,基本能满足海洋科研、海上运输和海上安全的需要。与此同时,全球海洋监测的覆盖面也扩大到90%以上。  海洋监测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是海洋,地球97%的水在海洋中。海洋对全...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4
浏览次数:667
对于外界信息的获取,人类依赖于各种感觉器官,如眼、耳、鼻、四肢等。但是又冷又硬的机器靠什么呢?其实要看传感器。传感器是机器的感觉器官,可以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通过收集周围环境的信息,机器可以自动化,机器人可以被赋予生命。  近年来,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传感器在工业发展中变得不可或缺。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内市场的传感器规模不断扩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传感器规模已超过2000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近3000亿元。  其中,物联网的发展对国产传感器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感器采集的信息数据需要应用在物联网中,因此物联网是传感器发展壮大的前提。2017年,中国物联网市场突破万亿元,成为全球活跃的应用市场,无疑为传感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当然,除此之外,机器人、无人机、自驾汽车的快速落地,智慧城市的深入建设,也为传感器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传感器可能会捕捉到更多我们以前看不到的数据,形成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新的市场,迎来新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发展趋势至关重要。  那么,传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综合分析,本网站认为只要有以下三点:  一个是智力。目前,在人工智能的推动下,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概念已经落地,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更加智能化,各领域掀起了智能化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现代...
发布时间: 2021 - 05 - 21
浏览次数:631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