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382
2022 - 09 - 27
重金属是指相对密度大于5的金属,包括金、银、铜、铁、铅等。重金属污染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其他有机化合物的污染,通过自然界本身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净化,使有害性降低或解除。而重金属污染具有富集性,很难在环境中降解。尤其以括铅、汞、镉、铬以及类金属砷为代表,这些这些重金属在水中不能被分解,人饮用后毒性放大,与水中的其他毒素结合生成毒性更大的有机物。随废水排出的重金属,即使浓度小,也可在藻类和底泥中积累,被鱼和贝的体表吸附,产生食物链浓缩,从而造成公害。如何解决严重的水体重金属污染问题,保护青山绿水?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该校沙生灌木资源高效利用创新团队课题组给出答案。课题组在生物质吸附材料及危险废弃物吸附剂高值化转化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突破。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材料化学杂志A》上。此前水体重金属污染研究重点多在重金属吸附材料的制备工艺以及提高其吸附容量上。但这一内容忽视了吸附重金属后的吸附剂随时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探索危险废弃物吸附剂高值化转化利用的新策略、设计高吸附能力和易于回收的块状吸附剂等至关重要。据了解,课题组团队还首次提出了一种新的危险废弃物吸附剂的高值化转化利用策略。课题组采用原位化学沉积法,将吸附在块状吸附材料氨基化木材气凝胶表面上的锌原位转化为异质结光催化剂,并将其进一步用于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刚果红。通过吸附和光催化的协同降解机理...
383
2022 - 10 - 27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里出现众多湖泊”冲上热搜,很多人看到都表示也许“楼兰绿洲”真的会重现,态度普遍乐观。不过,专家对此可没有那么乐观,而其实深究这些沙漠湖泊出现的原因,其实才更加令人担忧。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对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巴州气象局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网上热传的“沙漠湖泊”美景大约是在尉犁县罗布人村寨景区一带,这些湖泊的成因有2:①塔里木河流域向原始胡杨林下放生态水;②塔里木河流域出现警戒洪水后河道溢出来的漫滩水。而这一切都源于今年的极端高温天气,新疆气候中心相关负责人就回应称,今年入汛以来,南疆气温一直持续走高,乌鲁木齐气象卫星地面站也表示,9月中旬南疆大部山区积雪较历年同期偏少4到8成,而8月区域平均降水量同比上涨了105%,甚至最高的县市达到了216%。一边是高温融雪,一边是频繁降雨,水利部称5月下旬至9月下旬,塔里木河干流出现历时80天的洪水过程。有专家称,网传的“沙漠湖泊”其实算不上是湖泊,因为只是还没来得及渗透进沙漠。那么,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到底能不能加速让沙漠变绿洲呢?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副所长认为,南疆区域降水量一直偏少,目前增加趋势也不显著,相较巨大的蒸发量还是有差距的,观测到的数据显示,增温加剧背景下新疆气候仍是一个趋于变干的态势。最后,近年来的研究结果显示,塔河流域小型湖泊数量并没有增加。也就是说,“沙漠变绿洲”是“靠”不上气候变暖...
384
2022 - 11 - 23
农田土壤污染的危害有哪些?一是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农作物的污染、减产。二是导致生物品质不断下降。三是危害人体健康。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主要有哪些?重金属在植物体内过量累积,影响植物生长代谢,导致农作物污染超标,品质不断下降。例如,镉对植物的根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镉超过一定浓度后对叶绿素具有破坏作用。重金属还能通过食物链及其他摄入途径在人体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巨大威胁。例如,汞进入人体后直接沉入肝脏,对大脑视力神经破坏极大。土壤生物污染的危害有哪些?土壤生物污染会引起植物病害,造成农作物减产。土壤中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不仅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使人感染发病,还可直接通过皮肤接触由土壤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土壤有机污染的危害有哪些?土壤有机污染物毒性强危害性大,如多环芳烃是焦化类工业场地土壤中最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包括萘、蒽、菲、芘等150余种化合物,其具有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且其毒性随着苯环的增加而增加。目前已知的500多种致癌化合物中,有200多种是多环芳烃及其衍生物。土壤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危害有哪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在土壤中长期存留累积,严重影响植物和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长发育。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危害巨大,如影响神经系统发育,造成注意力紊乱;对生殖系统产生危害,导致男性的睾丸癌、精子数降低、生殖功能异常、新生儿性别比例失调,...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粮食质量安全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建立健全粮食标准体系、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强化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等等,都将在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中发挥重要作用。  回顾2021年,我国农业产业再次交出一份抢眼的答卷。作为重头戏的粮食产业总产量达到13657亿斤,较上一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并实现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明华表示,这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克服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诚然,近年来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轻则粮食质量安全隐患日益凸显,重则粮食安全面临不小的挑战,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夯实粮食生产能力基础,我国近年来也在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先后形成641项粮食质量安全标准,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粮食标准体系。同时还通过加快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的建设、加快粮食质量安全监测监管工作的开展、实施“六大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等一系列举措,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守住粮食安全“压舱石”。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部门、检测机构作为粮食质量安全监管的...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0
浏览次数:419
冬奥会开幕以来,各项比赛都非常精彩,尤其在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两项比赛中,选手们的速度非常快,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屏幕前的观众既紧张又激动,仿佛稍不留神一轮比赛就结束了。  在观看奥运比赛时,你是否好奇过,精彩激烈的比赛场面是如何被捕捉下来的?我们看到的转播画面是如何拍摄的?昨晚,微博话题#总台猎豹摄像机跑得比运动员还快#冲上热搜,大家对此的好奇心又增加了,今天就来为大家揭晓它的秘密!  由陀螺仪轨道车和360米长的U型轨道组成的庞大设备,占据了速滑馆赛道的最外侧,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猎豹”摄像机系统。“猎豹”系统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历时5年研发的“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系统”,这是一款特种设备,专门用于冬奥会大道速滑比赛转播。  说到摄像机,我们就会联想到摄像头与传感器的关系。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利用光电器件的光电转换功能。将感光面上的光像转换为与光像成相应比例关系电信号。与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点”光源的光敏元件相比,图像传感器是将其受光面上的光像,分成许多小单元,将其转换成可用的电信号的一种功能器件。图像传感器分为光导摄像管和固态图像传感器。与光导摄像管相比,固态图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分辨率高、功耗低、寿命长、价格低等特点。因此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像传感器,或称感光元件,是一种将光学图像转换成电子信号的设备,它被广泛地应用在数码相机和其他电子光...
发布时间: 2022 - 02 - 10
浏览次数:505
根据国家能源集团近日发布的消息,截至去年年底,我国的风电装机已经到达了5000万千瓦,位居世界前列。此外,光伏装机实现了同比增长4.1倍,包含风电建设在内,新能源及清洁能源建设成果喜人。  能源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目前我们生活中的能源主要以电能为主,它被广泛运用在动力、照明、化学、通信等多个领域,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科学技术水平,也直接影响着人民经济的发展。而电能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运用,与其经济、实用、清洁且易控制易转化的特点有直接的联系。但即便如此,电能却依旧面临着环保层面的问题。  尽管电能本身是一种清洁能源,但是发电过程却不一定的环保。目前发电主要还是以燃煤为主,这个过程实质上相当于将化石燃料的内能转化为电能,因此发电过程中还是会伴随着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的产生。不过事实上,随着脱硫、脱氮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燃煤发电的主要副产品还是二氧化碳。但是,大部分人也清楚,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已经处于一个非常高的浓度,并且这个浓度还在不断上升。燃煤发电作为一个二氧化碳的巨大排放端口,即便解决了硫化物与氮氧化物的问题,也依旧是温室效应的诱因之一。  此外,更重要的一点是,目前文明发展对于电能的依赖非常严重,像交通领域的能源转型也是倾向于从燃油转化为电动,因此解决发电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后续环保事业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那么如何转变呢?自然能便成为了重要的突破口。...
发布时间: 2022 - 02 - 09
浏览次数:486
近日,中国石化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据初步测算,该地区将增加资源量凝析油8800万吨、天然气2900亿立方米。我国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仪器仪表助力油气勘探。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较大的内陆含油气盆地,盆地面积56万平方公里。在该地区实施勘探开发的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有限公司先后发现塔河油田、顺北油气田。其中,塔河油田是我国第一个古生界海相亿吨级大油田。  近日,中国石化在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据初步测算,该地区将增加资源量凝析油8800万吨、天然气2900亿立方米。这对我国进一步提升能源供应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顺北油气田位于塔里木盆地中西部,其油气藏类型特殊,具有超深、超高压、超高温等特点,储层平均埋藏深度超过7300米,是世界上埋藏最深的油气藏之一,勘探开发难度大。我国新发现亿吨级油气区,仪器仪表助力油气勘探。  对油气进行勘探,需要相应的仪器设备,特别是勘测类仪器,如XRF分析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气相色谱分析仪器、测井仪器等。随着油气勘探需求的增加,也将为相关勘测类仪器带来新的市场需求。XRF分析仪能够分析油气上游勘探和生产行业中各种常见的样品类型,包括用于勘探烃的钻井岩屑、岩心、表面露头和活塞柱状岩心沉积物。  另外,随着油气产量的增加,其下游产业及相关研究的不断发展,相关的仪器仪表的需求量也将不断增多,如油分分析仪、...
发布时间: 2022 - 02 - 09
浏览次数:413
塑料,一种诞生于20世纪初的材料,他的出现不但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就刺激了工业发展,还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不断的刺激着电影、汽车、服装、通信等产业的发展,甚至连动画这种亚文化领域,也在它的帮助下获得了突破。也正因为塑料的普及以及这类材料的适用性,它被认为是20世纪重要且伟大的发明之一。  但是花无百日红,稳定性和可塑性让这种高分子材料渗透到生活每个角落的同时也将问题带到了我们身边。伴随着塑料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现,这种材料耐用的同时也存在难以降解的问题。其巨大的使用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塑料垃圾,而这些塑料垃圾在环境中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降解,甚至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塑料污染。这种污染不但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更破坏了自然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而塑料也因此,成为了现在人眼中“失败”的发明。  如今,我们面对塑料污染问题已经过去了很多年,而针对其的治理工作也推行了许久。但即便如此,塑料在我们生活中却依旧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像是衣服的纽扣、快递包装、外卖打包盒等,即便是禁塑令全面实行的今天,塑料依旧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材料。  不夸张地说,塑料已经成为如今时代背景下的一种需求,想要根本禁塑,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替代品”上。  事实上,塑料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作为一种材料,它的功能性为它带来了巨大的优势,例如电线的绝缘包胶,但作为一种污染物它污染环境的同时,还可能在生物体内...
发布时间: 2022 - 02 - 08
浏览次数:439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发布《关于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的通知》,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仪器仪表来助力。  据了解,我国供水管网的实际漏水情况十分严重,漏损率的增加不仅造成了经济损失和可能带来水质的下降,更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率,加剧了城市的缺水问题,其影响几乎涉及到供水企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瓶颈。我国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淡水之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量的1/4,有300多个城市属于联合国人居署评价标准的“严重缺水”和“缺水”城市,缺水形势极其严峻,公共供水管网漏损对于水的浪费可不少。  因此,在推进全民节约用水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好输水漏损问题。  到2025年,城市和县城供水管网设施进一步完善,管网压力调控水平进一步提高,激励机制和建设改造、运行维护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水平进一步提升,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确定的一级评定标准的地区,进一步降低漏损率;未达到一级评定标准的地区,控制到一级评定标准以内;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力争控制在9%以内。  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仪器仪表来助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依靠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搜索的漏损检测硬件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涌现出了一...
发布时间: 2022 - 02 - 08
浏览次数:433
“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质量改善进入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面向更加艰巨复杂的污染防治攻坚任务,监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基础能力亟需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近年来,随着超低排放改造、清洁能源替代及其他大气污染防治举措深入推进,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已有明显改善。有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8.8%,优良天数较2015年上升5.8个百分点。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PM2.5污染根本性控制拐点尚未到来,在2020年仍有125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超标。同时臭氧浓度超标问题又逐渐显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减排也被划入重点任务清单,大气防治污染物呈现出明显的复合特征。这也就意味着,未来的大气环境监测市场对设备精准度会有更高要求。  那么,在PM2.5与臭氧协同、减污与降碳协同压力下,大气环境监测该朝哪个方向发力?  《“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到,未来五年将推进大气环境立体综合检测体系建设,以PM2.5与臭氧协同为主线,拓展延伸空气质量监测,加快开展颗粒物组分和大气光化学监测,用以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分析称,随着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市场对污染物监测种类、组份检测的精确度要求都有所提高,环境监测总站、地方环保机构也陆续根据市场需求起草修订设备检测规范,加快检测实验室的建设。  目前,大气环境监测...
发布时间: 2022 - 01 - 27
浏览次数:428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