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污染治理持续向好,但农业农村领域仍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短板,科学治污、精准治污的水平还不高。具体表现在:农村环境整治成效亟待巩固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偏低,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刚刚起步。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仍处高位,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难度较大,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基础薄弱等。今年以来,各地出台多项政策文件,加大农业农村领域污染治理力度。《湖北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于日前印发,提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聚焦突出短板,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坚持美好生活共同缔造,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健全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监管体系,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助推乡村生态振兴。《实施方案》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等九个方面作了任务安排。环保在线整理如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规划、建设和运维;因地制宜推进厕所粪污分散处理、集中处理与纳入污水管网统一处理,鼓励联户、联村、村镇一体处理;科学合理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优先推广运行费用低、管护简便的污水治理技术,鼓励居住分散地区采用生态处理技术,可通过黑灰水分类收集处理、与畜禽粪污协同治理、建设人工湿地等方式处理污水。生活垃圾治理: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加快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
发布时间:
2022
-
07
-
26
浏览次数:341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重磅文件《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公布,明确七大重点建设领域及项目范围,并将劳务报酬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至30%以上。意料之中的是,在城镇建设领域,污水处理设施再次被提及。综合分析“十四五”以来出台的政策,不难发现,国家层面一直将污水处理作为重点发展行业,有意将其与城镇地区的环保基建任务绑定,鼓励相关市场拓展。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统筹性文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先后两次提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一是作为县城地区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二是出于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要求,需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厂网配套及资源化利用。至于具体的建设目标,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点明: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频频加码下,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就已超过5600亿元。基于此,业内人士推测,城镇污水处理将加快步入“提质增效”阶段,污水厂运营管理市场同污水处理设施一样,都将开启新一轮增长加速度,2022年仅城镇污水处理运营就有望达到730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优质企业更是“严阵以待”。未来,城镇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
发布时间:
2022
-
07
-
25
浏览次数:328
2022年6月,六部门联合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并提出到2025年,造纸行业单位产品取水量预期下降10%。该目标预示着,造纸行业将成为水效提升的关键地带,同时也是污水处理能力提升的重要领域。现有数据表明,造纸行业的废水排放量占比在2020年超过11%,仅次于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废水排放体量仍然较大。“十四五”期间,明显可以看到国家正积极优化造纸行业的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案。从一方面看,目前我国造纸业发展呈现稳定增长态势,行业成品数量加大的同时,相较于前几年,造纸业的废水排放量正在得到了进一步控制。废水排放量得以下降,除了政策的加持外,业内对于资源化的认识提高加大技术投入也是关键要素。从全过程优化污水处理及资源化的技术路线,并不断改进造纸技术,从而稳步提高造纸行业的水资源利用率,并带动减少了行业废水的排放量。不过,另一方面,造纸业废水污染等问题突出的环境下,造纸废水处理技术提升仍面临不小的压力,提升空间也还有很多。造纸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包括蒸煮废水、洗涤废水、漂白废水、纸机白水等,不仅废水成分复杂,业内人士还曾表示,造纸废水属于工业废水中较难处理的废水,不仅会产生臭气 、挥发性物质,其污染性也很强。针对造纸业废水的深度处理,有业内人士表示,利用臭氧催化氧化法已经成为了目前的一种新工艺,无二次污染、处理费用低、操作灵活、抗来水冲击能力强等等,在现阶段看来,正在被广大水处理...
发布时间:
2022
-
07
-
22
浏览次数:320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2022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其中包含一则过度包装食品案例。相关企业包装孔隙率不符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09)的规定,属过度包装。就此,市监局提醒,过度包装不仅增加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更关键的是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并表示后续将持续开展治理过度包装行动,推动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形成共同抵制过度包装商品的良好氛围。天猫在六一八大促期间提出了#简单包装就好#的倡议,碧浪、康师傅、悦木之源等不同领域的不同品牌方纷纷加入到这次的环保队列。其中,有的成员是新加入的,而有的成员却在环保包装这条路上已经形成了大量实践经验。食品相关企业作为环保包装的重要领域,更是积极响应着国家号召。反过度包装,具体来看包括反对产品空隙过大、包装层数过多、包装成本过高等。据相关报道,此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10家食品行业协会联合148家食品生产企业向食品行业发出倡议并承诺抵制产品过度包装。有研究表明,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生活垃圾的30%至40%,在快递、电商行业的日益繁荣下,包装浪费更需提升重视程度。日前,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发布,并将于2023年9月起正式实施。该标准明确,包装材料不得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粮食及其加工品包装...
发布时间:
2022
-
07
-
21
浏览次数:330
7月16日,正式进入2022年的三伏天!刚熬过近1个月的高温炎热天气,竟然又要与大热的“三伏天”来一次无缝衔接吗?“臣妾做不到啊”~~三伏天的普遍特点,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在三伏天里“难耐酷暑”的不止有我们,其实还有污水!高温环境下,污水温度上升,污水中的微生物活动将加剧,造成生化反应速度的提高,从而热量积累,到最后导致好氧消化与硝化作用停止。同时,这也是蓝藻水华等水体污染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当气温升高,为污水做好降温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其次,持续的高温还将对曝气池的溶解氧产生一定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氧不易溶于水,同样质量的空气转移到水中的溶解氧偏低,则导致了供氧不足的问题。为了保证污水中的溶解氧恒定于正常范围,需要对进水水质水量、剩余污泥排放量、曝气量、曝气池运行间数等进行调整。此外,在夏季高温情况下,成层沉淀速度降低,二沉池容易出现翻泥现象,导致出水活性污泥浓度升高。为应对该种不稳定的情况,夏季运行需要保证供氧的充足。夏季污水处理作业时也要格外注意这些内容:污水中常见的毒化物质多样,包括铬、镉、镍、锌、铜、金银等重金属化合物,氰化物,含腐蚀性的酸性物质等。而这些毒化物质可能造成中毒、腐蚀、过敏等一系列危害,业内人士提示,夏季作为污水处理作业的事故高发阶段要关注做好防护措施,在所有污水处理的危险中,约有80%的事故都发生于污水池及其相关作业中,那么,污水...
发布时间:
2022
-
07
-
20
浏览次数:369
当环保产业被迅速带动走深后,污泥处理处置却仍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这边污水处理厂规模居世界第一,那边固废处置系统不断释放新创新效益。夹在二者之间的污泥该怎么破,难道就要开始“摆烂”了吗?事出有因,影响污泥处理处置“走出去”的因素就有很多。第一,污泥来源广泛,可从市政污水厂来,也可以从管网而来,当然也不限于河湖、工业活动等。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污泥处理需要,有的含水量高,有的高湿高粘,也有含油易燃的,更有酸性易变质的。尽管有人说污泥中的回收利用效益大,也常有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又向“污泥”开炮,将污泥问题再度推向了“风口浪尖”。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侧重点放在了污泥处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上,而非污泥回收利用的广阔前景。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总工程师、中冶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指出,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2.2亿吨/天,每天产生的80%含水率的湿污泥超过了6000万吨,预计到2025年,我国污泥年产生量将突破1亿吨。若没有新工艺、新技术出现,长此以往,污泥处理处置必然会成为城镇污水处理的短板。当然,污泥的问题由来已久,提上日程是早晚之事。当前,循环经济大风起,资源化通路越走越顺畅,加上各地监管的加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业正加速寻找污泥产出与消纳的平衡关系。有了多方面的支持,污泥处理处置便有望“跑起来”。具体来看,这条污泥处理处置的通路在哪儿?应该...
发布时间:
2022
-
07
-
19
浏览次数:33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拥有黄河天然生态廊道和三江源、祁连山等多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分布黄淮海平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等农产品主产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原材料和基础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同时黄河流域依然面临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流域水质和各省区空气质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流域土壤污染程度和尾矿库环境风险较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迫切需要解决,黄河流域各省区生态环境质量急需改善。2022年6月,生态环境部等四部门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对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作出了系统性规划部署。同月,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了《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青海是“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在黄河流域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规划》提出,全方位、全过程推进流域环境协同治理,以有效解决流域农牧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和城乡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统筹推进水环境、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联防联治,强化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流域环境质量,努力建设“无废黄河”,保持天下黄河青海清。在污水治理方面,《规划》提出,推进工业污染全面稳定达标排放,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严控工业废水未经处理或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严厉打击向河湖、湿地、沙漠等偷排...
发布时间:
2022
-
07
-
18
浏览次数: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