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马拉松背后黑科技:工业级仪表控制技术赋能消费级机器来源: 仪商网 2025 年 4 月,北京亦庄机器人马拉松赛事在中关村雍和航星园激情开跑,这场充满科技感的“速度与激情”,就像一场盛大聚会,不仅吸引了众多机器人领域的顶尖团队和创新企业。更值得一提的是,它为仪器仪表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堪称仪器仪表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智能风向标”。 01机器人背后的黑科技:赋能仪器仪表精准检测 在亦庄机器人马拉松赛事中,一些参赛机器人所运用的边缘AI 技术,正逐渐成为仪器仪表行业的新宠。如华盛昌与德州仪器在2025 年4月15日慕尼黑上海电子展上联合发布的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其通过集成边缘 AI NPU,将 AI 模型部署在边缘端,实现了自主学习和实时决策能力,能够精准地检测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弧故障,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法在复杂场景下易误判、失效的难题,为仪器仪表检测的精准度和可靠性开辟了新路径。 02机器人催生仪器仪表赛道百亿产值 巡检机器人开辟仪表检测新领域 赛事中展示的巡检机器人,具备自主导航、智能移动和高精度图像捕捉等能力,其在工业巡检领域的应用为仪器仪表检测带来了新的变革。这些机器人要是搭载各种传感器和检测设备,便可以深入复杂、危险的工业环境,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不仅提高了检测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检测的风险和成本。 例如,杭州国巡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
2025
-
04
-
23
浏览次数:502
来源: 仪商网 在工业4.0与物联网(IoT)的驱动下,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正经历从“单一功能设备”向“智能测试生态”的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测试效率,更催生了远程协作、预测性维护等新模式。本文解析电子测量仪器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路径与应用实践。 一、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测试革命 传统手动测试模式正被自动化测试系统(ATS)取代。例如,罗德与施瓦茨推出的SMW200A矢量信号发生器,可编程模拟复杂电磁环境,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是德科技的PathWave软件平台支持从设计到量产的全程数据闭环管理。某消费电子企业引入自动化测试方案后,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人力成本降低60%。 二、物联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物联网领域,电子测量仪器需应对低功耗、多协议兼容等挑战。无线综测仪可同时支持LoRa、NB-IoT等协议的并发测试;电源分析仪则用于评估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曲线。某智能家居企业通过频谱分析仪优化Wi-Fi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将设备断连率从5%降至0.3%。 三、国产化替代与产业协同创新 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普源精电(RIGOL)的12位高分辨率示波器已实现国产ADC芯片自主化;鼎阳科技推出的微波信号发生器覆盖至40GHz频段。政策层面,《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仪器列为重点攻关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进一步加速...
发布时间:
2025
-
04
-
14
浏览次数:303
来源:仪商网综合在美国政府宣布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4月4日,中国财政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可以看到,本次的对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前所未有的强硬,且没有对美国一贯强势的半导体芯片、传感器、仪器仪表等高端制造产品进行豁免。 那么,对等关税对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和颠覆? 以下是用DeepSeek分析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影响: 一、进口成本与供应链调整 1. 进口设备成本上升 美国企业(Keysight、Tektronix等)主导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市场(如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加征34%关税后,美国进口设备的终端价格预计上涨30%-50%,这使得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 应对策略:企业可能转向国产设备或非美进口渠道(如欧洲、日本厂商),或通过加工贸易保税进口等方式降低关税影响。 2. 供应链全球化布局加速 为规避关税风险,国内企业进一步推动海外产能布局,例如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立工厂,就近服务客户并降低运输成本。 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1. 成熟制程设备的国产化机遇 对等关税政策下,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在价格和供应链稳定性上的优势凸显。例如,国产设备相较于进口设备普遍溢价低10%以上,叠加关税后进口成本或增加50%以上,进一步推动国内厂商在中低端市场的替代。 2....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9
浏览次数:303
来源: 仪商网 在工业4.0与物联网(IoT)的驱动下,电子测量仪器行业正经历从“单一功能设备”向“智能测试生态”的转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不仅提升了测试效率,更催生了远程协作、预测性维护等新模式。本文解析电子测量仪器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路径与应用实践。 一、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测试革命 传统手动测试模式正被自动化测试系统(ATS)取代。例如,罗德与施瓦茨推出的SMW200A矢量信号发生器,可编程模拟复杂电磁环境,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是德科技的PathWave软件平台支持从设计到量产的全程数据闭环管理。某消费电子企业引入自动化测试方案后,产品研发周期缩短40%,人力成本降低60%。 二、物联网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物联网领域,电子测量仪器需应对低功耗、多协议兼容等挑战。无线综测仪可同时支持LoRa、NB-IoT等协议的并发测试;电源分析仪则用于评估传感器节点的能耗曲线。某智能家居企业通过频谱分析仪优化Wi-Fi模块的抗干扰能力,将设备断连率从5%降至0.3%。 三、国产化替代与产业协同创新 在中美科技竞争背景下,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加速突破“卡脖子”技术。普源精电(RIGOL)的12位高分辨率示波器已实现国产ADC芯片自主化;鼎阳科技推出的微波信号发生器覆盖至40GHz频段。政策层面,《中国制造2025》明确将高端仪器列为重点攻关领域,产学研合作模式进一步加速...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7
浏览次数:8
来源: 仪商网 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仪器仪表行业正处于快速变革的阶段。未来已来,仪器仪表行业将迎来哪些机遇呢? 首先,智能化升级带来的机遇。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仪器仪表的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智能仪器仪表不仅能够自动采集和处理数据,还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行自我调整和优化。在工业生产中,智能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参数,并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实现生产的精准控制。这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也为仪器仪表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 其次,新兴产业发展的机遇。5G 通信、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产业的崛起,对仪器仪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在 5G 通信领域,需要高精度的射频测试仪器来确保信号的稳定传输;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电池测试仪器、电机性能测试仪器等需求旺盛。仪器仪表企业若能及时布局这些新兴领域,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 再者,国产替代的机遇。在高端仪器仪表领域,长期以来国外品牌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随着国内企业技术实力的提升,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国家对高端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也为国内仪器仪表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内企业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核心技术,实现高端仪器仪表的国产化,打破国外品牌的垄断。 此外,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为仪器仪表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等领域,对环保型、节能...
发布时间:
2025
-
04
-
01
浏览次数:604
来源:观海新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仪表是探索与塑造世界的有力工具,被誉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在相关领域,青岛再次吹响了前进的号角。 3月21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条件仪器专项“高可靠高灵敏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这一部市联动项目在青岛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瀚色谱”)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领衔的专家团现场对项目进行了实施方案论证与指导。在色谱类仪器仪表领域龙头企业盛瀚色谱的牵头下,项目汇聚了厦门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院所,将以产学研协同的方式,突破在线离子色谱仪的相关技术,推动前沿成果在青岛落地实现产业化。 色谱智汇中试生态园同步挂牌启动,将在市科技局的指导下,立足盛瀚色谱建设,以国家需求为牵引,聚焦色谱产业链上的“卡脖子”环节,构建起覆盖研发到中试到转化的全链条创新体系,为产业上下游企业提供服务,为青岛“10+1”创新型产业体系中智能检测装备等细分赛道蓄势赋能。 产学研协同 推动在线离子色谱仪实现国产化突破 离子色谱仪是重要的通用型科学仪器,可以为各行业提供基础数据。而在线离子色谱仪因具有高时效性、宽泛的检测范围、高灵敏度及强大的多参数分析扩展能力,已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分析工具,代表了离子色谱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但目前,国外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居于垄断地位。我国在线离子色谱仪品牌众多,但均处于研发初期,规模小、技...
发布时间:
2025
-
03
-
31
浏览次数:3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高端计量仪器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实力与工业水平的关键要素。质谱仪通过分析物质的带电粒子,能够精准确定物质的成分及含量;而超高精度放大镜仪器,可精准测量至0.001纳米颗粒,这些仪器的技术突破,代表着国家在微观检测与计量领域的能力提升,更代表了我国高端仪器仪表行业的水平。 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在2024-2025年高端计量仪器测评中,首批参与测评的高端仪器装备表现卓越,成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我国仪器仪表行业创新成果显著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团队、福光股份、富吉瑞等仪器仪表企业、单位凭借技术实力的提升,不仅增强了核心竞争力,也转化为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有力推动了国产仪器仪表市场的蓬勃发展。 首批参评企业产品包括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发的超灵敏质谱计量测试评价标准装置,该仪器能够检测出0.3飞克极低含量物质,相当于准确测量出一滴水中低至百万亿分之一的物质成分,其性能水平足以覆盖市面上超七成质谱仪的测评需求,有效填补了我国质谱检测评价体系空白,目前已在药品、代谢物、蛋白质等多领域得到应用,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和生产提供了关键支持。 同济大学团队提出角度量值溯源的新理念,建成我国首个纳米角度一级标志物,可用于原子力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畸变校准,使纳米制造和测试更加精确,在长度和角度方面分别达到0.001纳米和0.001度...
发布时间:
2025
-
03
-
24
浏览次数: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