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81
2021 - 04 - 01
从广阔宇宙的鸟瞰图来看,地球是深蓝色的,这是海洋的颜色,占其表面积的70%以上。海洋是风雨之源,巨大的“调节器”,稳定气候非常重要。但根据世界气象组织近日发布的气候声明,2020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暖的三年之一,海洋变暖持续,海洋热量达到新高。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海洋与我们的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海洋和大气之间有热、动量和物质的交换。海气相互作用可以引起不断变化的天气和气候现象或事件,如厄尔尼诺事件、拉尼娜事件、台风等。并造成区域性气候异常和气象灾害。  海洋观测仪器是指用于海洋观测、取样和测试的设备的总称。一般分为海洋物理仪器、海洋化学仪器、海洋生物仪器和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观测仪器。  对海洋的正确认识来自于实验观察。海洋科学研究的每一项重大发现或进展都与新仪器的应用密切相关。先进的海洋观测仪器对海洋科学的进步至关重要。例如,在热带海洋与全球大气(TOGA)计划中,每年有30000个抛弃式深温计(XBT)和230个飘流浮标投入使用。  海洋观测仪器是所有用于海洋观测的仪器的总称,是观测和测量海洋的基本工具,通常指采样、测量、观测、分析和数据处理设备。海洋观测仪器是技术、知识和资金密集的高科技领域之一,是海洋信息产业的支柱。  海洋观测仪器不断更新,呈现多样化、系统化发展的特点。计算技术、遥感技术、水声技术、激光技术、防腐技术等各种新技术的运用,带动了海洋仪器的变革,...
182
2021 - 04 - 26
海洋约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它孕育了数百万种生物,为人类提供了必要的资源。然而,每年约有10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过度捕捞和栖息地破坏,将对海洋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海洋是生命起源的摇篮,是人类生存的地方,但现在却变成了“垃圾场”。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海洋中漂浮着至少5亿个塑料碎片,总质量超过26万吨。大部分塑料在海洋中破碎,分解成直径不超过5毫米的颗粒,深深融进海洋的每一寸“皮肤”,可以侵入深至1万米的海底。垃圾污染正在成为一种海洋癌症。海洋污染,监测和控制非常重要。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海洋环境监测。到目前为止,已经从最初的单一海洋污染监测模式发展到大规模布局与功能区环境问题相结合的监测模式。中国海洋环境监测工作和监测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  海洋环境监测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和“尺子”。随着科技的进步,在光、电、力学、材料学的快速进步带动下,我国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监测仪器技术不断发展,成为保护蓝家的“利器”。  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无人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在监控方面发挥很大的作用。利用无人机巡逻收集海洋垃圾数据,然后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收集分析。能对海洋垃圾有全面准确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  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海洋环境保护和污染控制,以防治塑料污染。从每一个日常习惯出发,塑料污染的危害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相...
183
2021 - 05 - 24
5月19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海阳二号D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发射的海洋二号系列的第四颗卫星,将与在轨的海洋二号和C卫星实现组网,形成中国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系统。虽然去年11月海阳二号A卫星停止了业务化运营,但海阳二号D卫星进入轨道后,中国海洋监测和灾害预警能力并没有下降,而是通过三星组网,我国的海洋监测与灾害预警能力不降反升。  作为海洋环境动力卫星,海洋二号系列卫星主要用于观测全球海洋动力现象和过程。该系列卫星搭载了多种先进的遥感有效载荷,可以全天高精度监测海面高度、海面温度、海面风场等海洋动态环境数据。例如,微波散射仪用于测量海面风力,雷达高度计用于测量有效波高度、全球海浪、海洋环流等数据,校准辐射计也与雷达高度计配套使用。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此外,还有自动船舶识别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在全球海面上测量船舶的位置、航向、速度等数据,为海上航行、定位、搜救等提供保障。  海洋二号B星、C星、D星的轨道不同。三颗卫星建立海洋动态环境监测网络后,我国海洋监测能力和效率大大提高,仅用6个小时就完成了全球海洋观测,较前20天有了跨越式进展,基本能满足海洋科研、海上运输和海上安全的需要。与此同时,全球海洋监测的覆盖面也扩大到90%以上。  海洋监测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地球表面积的70%以上是海洋,地球97%的水在海洋中。海洋对全...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对人类来说,2021年接近尾声。但对天文学来说,有些事情才刚刚开始!  太空探测器是空间探测的范围集中在地球环境、空间环境、天体物理、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等方面。自1957年10月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上天,到2000年全世界已发射了100多个空间探测器。它们对宇宙空间的探测取得了丰硕成果,所获得的知识超过了人类数千年所获知识总和的千百万倍。  备受期待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射在即,它是有史以来最受期待的科学仪器之一,有望让我们回溯130多亿年前宇宙的情形,并揭示围绕其他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大气的情况。但这并不是故事的结束!未来几年,还有几款史诗般的天文仪器会逐一升空,从多个角度为我们揭开宇宙的神秘面纱。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为我们揭示了有望在2034年前发射的三款最令人期待的太空观测平台。  “柏拉图”系外行星搜索平台预计发射日期:2026年  欧洲空间局(ESA)的“行星凌日与恒星振荡(PLATO,柏拉图)”太空望远镜将搜索100万颗太阳系外的恒星,探测并表征绕这些恒星旋转的行星,高精度地测量这些系外行星的半径范围、质量和年龄。  科学家们此前也发射过类似的系外行星“猎手”,但这些望远镜只能看到离恒星很近的行星,而“柏拉图”的“目光”会在每颗恒星上停留更长的时间,因此有机会探测到距离恒星更远、轨道周期更长的行星。  此外,“柏拉图”的特别之处在于...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浏览次数:514
地质科研人员在马尔康-雅江-喀喇昆仑巨型锂矿带的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发现印支期稀有金属锂、铍和钨、锡成矿相关的花岗岩-伟晶岩带。  青海省巴颜喀拉地区扎日尕那-草陇印支期锂、铍、钨矿化花岗岩-伟晶岩带的发现,显示了青藏高原北部松潘-甘孜-可可西里地块中部有较好的锂、铍、钨等成矿潜力,大大拓展了青藏高原北部伟晶岩型锂、铍矿的找矿空间,有望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稀有金属矿产资源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是当代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没有矿产资源的利用,现在的工业、农业、服务业都不会存在。而矿用仪器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下,矿山资源的开采已经进入到机械化时代,机械化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矿山开采的质量,这对资源需求大国来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国家在矿山机械方面的投入力度也不段加大,这有利的支持了矿山设备行业的发展。  找矿工作中所需要使用的工具,包括地质罗盘仪、地质锤、放大镜、空盆气压计、平板仪、经纬仪、水平仪及标尺、花杆、取样工具、容器和制图仪器、简易水化学分析设备、找矿人员的装备、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具等。  矿产资源可以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三大类。而这三类资源在开采过程中需要进行测量测绘和各种物质物性指标检测。因此,可以把矿用仪器分为矿用检测仪器和矿用测量仪器。  那么矿用检测仪器和矿用测量仪器又分为哪些呢?  矿用检测仪器是指开矿和矿业生产中使用的检测气压、...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7
浏览次数:448
食品是人们维持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在食品消费需求趋向多样化的同时,重金属超标等关乎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作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受到高度重视。随着食品快检技术快速发展,以市场监管部门等为代表的监管主体也在加快配置食品快检仪器,为食品下消费守牢质量安全关。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就8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进行通告。在此次抽检的19大类食品、166批次样品中,主要有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饼干、蔬菜制品4大类食品8批次样品不合格,豇豆、水姜农药残留超标,老姜、黄花菜重金属污染不合格,油条中食品添加剂超限量使用等问题仍较为突出。若一些存在食安问题的商品流入市场,并被人们大量摄入,将会对人体健康乃至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在“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基础上,近年来食品安全受到的关注度、重视度愈发拔高,我国多部门、多企业也在多举并措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可以看到,一方面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大力推行“你点我检”行动,并在农贸市场等主要农产品流通市场构建食品安全快检室,增强食用农产品等食品的快速风险排查能力;另一方面我国第三方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快速发展起来,食品加工企业也加快在生产端配置相应的食品检测仪器、分析仪器,从更多环节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而在当下较为突出的几类食品安全问题中,重金属残留因为具有较强的危害、较长的半衰期以及可蓄积属性,一直以来都是备受...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439
近年来,我国传感器行业发展如火如荼,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在看到我国传感器行业可喜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应当正视我国传感器行业所面临的突出问题:高端传感器国产化程度偏低,高端传感器高度依赖进口,高端传感器市场基本被美国、德国与日本传感器巨头占据,高端传感器进口占比约为八成,尤其是高端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约达九成,高端传感器核心技术与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的“卡脖子”现象不容忽视。  为此,我国传感器行业现正面临一个迫切课题:国产高端传感器,当奋力披荆斩棘。  精准把脉,正视差距  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已构建起较为完备的传感器研发体系、传感器产业体系、传感器应用体系。然而,我国传感器行业在设计技术、制造技术、产业化技术、应用技术等方面与国外差距明显。  据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传感器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仪表元件分会、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四机构于2020年9月联合发布的《中国传感器(技术、产业)发展蓝皮书》披露:我国传感器设计技术与国外差距15—20年,我国传感器制造技术与国外差距10—15年,我国传感器产业化技术与国外差距20—25年,我国传感器应用技术与国外差距15—20年。  我国传感器行业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高端传感器产业化攻坚克难任重道远,高端传感器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传感器生产制造型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规模较小、盈利较少,技术分散、资金分散、产品偏中...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4
浏览次数:518
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而在这一年里,我们严格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同时,也强化了我国森林体系的建设,截至目前已建立了1.18万个自然保护地,森林覆盖面积更是达到了23%,如果从天空俯瞰,将会看到一抹抹绿色。  不仅如此,随着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绿色经济的提出,我国针对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进行了细致的规划。2021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了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而全国多个省市均响应号召,从当地实际情况考虑,详细制定了相关的绿色发展计划,并开始实施。其中,在能源转型、新能源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更收获了一定的成果。而河流治理以及河流生态保护更是在一系列政策以及监管系统的完善下,获得了巨大改善。  所以说,如果历史能用颜色来概括,那么2021年的中国将会是一抹绿色。事实上,不仅仅是2021年,从很久之前开始,我国就在环境治理及绿色发展上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其中相对具有代表性的便是环境监测的部署以及能源产业的推进。  环境污染大致可以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三部分。而相关的监测工作也是围绕大气、水环境以及土壤展开的。其中大气污染有几个比较代表性的阶段,包括酸雨性天气带来的空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的警示,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3
浏览次数:505
智能制造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一种面向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型式的资源协调系统,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与协调;而硬件是“智慧工厂”,即实现人、机、料之间数字化通信基础上,以统一的数字化模型来优化和指挥各个生产单元的先进加工系统。智能制造实现的关键是上述两个层面建设完成的基础,即如何实现软件、硬件的深度融合。  为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我国将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中国制造2025”九项战略任务之一。提出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制造就其本质而言可以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是一种面向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型式的资源协调系统,实现供应链整体优化与协调;而硬件是“智慧工厂”,即实现人、机、料之间数字化通信基础上,以统一的数字化模型来优化和指挥各个生产单元的先进加工系统。智能制造实现的关键是上述两个层面建设完成的基础,即如何实现软件、硬件的深度融合。  智能制造的硬件部分,最为基础的是高度自动化和具有自主通信能力的生产加工设备。而智慧工厂的优化模型所给出的管理策略,基础部分就是如何实现这些智能装备和生产单元的高可用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智能制造要求的客户定制生产任务不因产能瓶颈、非计划停机、设备加工性能不足等因素而无法执行。  智能制造环境下...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3
浏览次数:597
据联合国统计,从公元8世纪至今,我们生存的地球上累计出现过2万多种人类语言,但时至今日留存下来的只剩6000余种。即便如此,当前人类的语言也还在以每年24种的速度不断消亡,形势非常严峻。按照近日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的预测,本世纪末可能有1500种语言完全消失。这警醒着我们,未来若不能找到有效缓解语言濒危的办法,人们或许将最终步入”无话可说“的境地。  那么,如何拯救和保护濒危语言呢?人工智能大有可为!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已然愈发强大和成熟,通过与物联网、机器人、5G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其正给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基于此,目前针对利用AI拯救濒危语言,世界上不少国家和科研群体也在展开探索与尝试,并且已经找到了三种较为可行的办法:  其中一种是利用AI技术打造智能教育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指导人们学习濒危语言,从而让这些语言得以传承和延续。比如,IBM的“沃森人工智能”就曾创立过一个能理解并回复用户信息,用毛利语与人交流的聊天机器人;同时,一组来自ARC语言动力学中心的研究人员,也曾开发过一种低成本、易于运输的语言教育机器人……这些智能机器人完全可以胜任语言传承和传播者的角色。  另外一种尝试则是利用人工智能打造语言档案馆,从而起到记录、保存和传播濒危语言的作用。就像世界上为拯救濒危动物建设的基因档案馆一样,对于濒危语言也可以采用这种形式。据了解,此前...
发布时间: 2021 - 12 - 22
浏览次数:488
764页次61/110首页上页...  56575859606162636465...下页末页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