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358
2021 - 07 - 16
近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2021年7月,美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还因高温天气发生了野火。为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  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急需控制碳排放量。我国提出通过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来减少碳排放。  1、我国急需控制碳排量  2021年7月9日(当地时间),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莫哈韦沙漠的死亡谷公园气温达到了罕见了130华氏度(约为54.4摄氏度),这是自1913年以来的最高温度。当地时间7月10日,拉斯维加斯创下了117华氏度(47摄氏度)的历史新高,美国多地因高温天气发生了野火,残酷的热浪席卷美国。  为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其中温室效应是最为直接且严重的问题。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因此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  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统计数据显示,2009-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由77.1亿吨提...
359
2021 - 11 - 15
我们经常会认为海洋是一个安静、沉寂的地方,充满了不会产生太大噪音的动物。在海洋中潜水时,你可以听到鱼儿啃着珊瑚和鱿鱼游过你的声音。但最重要的是,你几乎总能听到船引擎的嗡嗡声。这是现代海洋问题中很大的一部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船舶交通的噪声每十年翻一番,这对海洋生物造成了致命的危害。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发表一篇生物学研究论文称,观鲸船的引擎噪音严重干扰短肢领航鲸等休息和育幼。该论文指,过去的研究发现观鲸船产生的噪音会影响鲸类行为,但尚不清楚引擎的噪音水平对鲸类行为的影响,观鲸船只的噪音水平目前未得到监管。  使用无人机观察西班牙特内里费岛海域的短肢领航鲸母亲和幼崽,这些发现表明,即使观鲸船遵守了现有指南,更吵闹的引擎也会对鲸类行为造成更大影响。建议最小化观鲸船产生的噪音,由观鲸指南明确规定最大引擎噪音,以限制对鲸类的干扰。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鲸类不受噪音干扰呢?噪声监测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只有清楚的了解噪声大小,才能更好的控制噪声。  实现科学的噪声监测,离不开噪声监测仪器的使用。噪声的常用监测指标包括:噪声的强度,即声场中的声压;噪声的特征,即声压的各种频率组成成分,常用的噪声测量仪器主要有:声级计、噪声测试仪、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频率分析仪、实时分析仪、声强分析仪、噪声级分析仪、噪声剂量计、自动记录仪、磁带记录仪。  声级计是一...
360
2021 - 11 - 25
近年来,移动源污染频繁出现在各项政策中,且均占据重要位置。在此背景下,各地都在紧张布局相关工作,而移动源污染防治以其不可控性和复杂性,治理难度颇高。为此,建设更为精准、有效的监测网将对相关工作起到关键作用。  “移动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是造成细颗粒物、光化学烟雾污染的重要原因。”  以上表述来自《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1)》。最近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关于深化生态环境领域依法行政持续强化依法治污的指导意见》,也点名了移动源污染治理问题。《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城市需组织专项检查、完成重点场所全覆盖,加快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进程。  政策频频加码,移动源污染防治的紧迫性日益凸显。  据统计,去年全年,全国仅机动车4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就有1593万吨,想要完全控制住并不容易。而且,有关专家表示,“由于排放设施的可移动性,监督管理很困难。且车辆在不同的速度和工况下,监测的结果也不一样,有排放监测的复杂性。”  在重重压力下,各地市也在紧张布局移动源污染防控工作。  北京市:统筹“车、油、路”,提升防控标准  10月份,2021年北京市移动源污染防治新闻发布会召开。会议指出,近几年,北京市综合运用法治、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已实现移动源排放污染物大幅下降。  随后,市委生态文明委办...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水,我们无比熟悉却又陌生的一样东西,它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影响着我们的健康,并且我们几乎每一天都会接触它,但与此同时却又有很多人并不了解,水资源离我们虽然很近,但是它却十分稀缺且珍贵。   为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也是我国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的第一日。我国将本届“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定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第三十届“世界水日”,你知道哪些监测仪器仪表助力水治理吗?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控制性要素。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解决水资源问题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据悉,为监测进行水治理,我国建成了数十万的地下自动水质监测站,全部安装一体化地下水自动监测设备,实现了全国主要平原盆地和人类活动经济区的地下水水位、水温监测数据自动采集、实时传输和数据接收,与水利部门地下水监测数据实时共享。   根据《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显示,地下水占全国水资源的1/3,是全国总用水量的20%。我国北方地区65%的生活用水、50%的工业用水和33%的农业灌溉用水均来自地下水,全国655个城市中,有四百...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4
浏览次数:403
截至2020年底,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   2021年,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   别急着庆祝,黑臭水体的硬仗还不算完!接下来,该需要各地展现“绣花针”功夫了。   生态环境部在前几日的例行发布会上就表示,要跟黑臭水体治理这个“硬石头”死磕到底——“不获全胜,决不收兵!”截至目前,黑臭水体三年治理在全国范围内的资金投入已经超过1.5万亿。可见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决心很坚定。   不过,随着黑臭水体治理管控的程度逐渐提升,可供调整的区间缩小,找到症结越发不容易了。而从此前《“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设定的目标来看,2025年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差距仍存,任务很重。需要强调,黑臭水体治理的“绣花功夫”要落到实处!水生态环境司司长介绍说,黑臭水体面临很多困难,他们将城市划分称几万个排水单元,制定相应的达标工作规范,一个一个地抓,“绣花针”功夫展现出来,才将水环境整体水平提上去。从经验中可以看到,黑臭水体治理没有捷径可走。各地追求水体质量达标的同时,更要注重水生态恢复。   水生态修复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黑臭水体的存在不仅仅是地上的污染,地下的污染才是重点。其中最紧要的还是管网问题,污水、雨水“同流合污”,管网漏损情况严重。   而如今,管网设施建设水平滞后,且管网底数...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3
浏览次数:386
生态环境部2022年的首次例行发布会,主题围绕碧水保卫战进行。其中有大众对于“水”环境的关注,对水环境提升的迫切希望。   当前,我国的水环境整体向好,继续强调“稳进”是深化保卫战的重要方略。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司长提出,“十四五”期间不宜过于追求指标评价为主的优良水体比例,应该把重心放在筑牢基础,补齐短板上来。   “十四五”与“十三五”比较,水体优良比例的设定目标上升1.6%。并不意味着各地方、各部门可以放松警惕,而是希望将重点工作放到重点、难点的地方,集中攻坚。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尽管水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工作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城乡面源污染、少数地区的劣V类断面难度大,包括部分重点湖泊蓝藻水华多发频发等。   可见,这些问题是当前水环境提升的短板问题。水承载能力的提升如同“木桶定律”所呈现的那样,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是最长的那块。   城乡面源污染面源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治理范围广、难度大,恢复速度慢。面源污染主要是污染物从不特定的地点,经冲刷并径流汇入水体引起的水体污染问题,污染负荷总体较大。   面源污染治理的瓶颈在哪儿?分散、隐蔽、难度大等都是它的突出特点。随着问题的日益堆积下,其逐渐成为了水生态环境污染的一大原因。   要深入开展碧水攻坚战,攻坚的中心要放在...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3
浏览次数:408
“十三五”时期,我国重金属污染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同时应该看到,一些地区重金属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重金属污染防控任重道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生态环境部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以下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重点行业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5%,重点行业绿色发展水平较快提升,重金属环境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推进治理一批突出历史遗留重金属污染问题。到2035年,建立健全重金属污染防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金属污染治理能力、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全面提升,重金属环境风险得到全面有效管控。  同时《意见》特别指出,要健全标准,加强重金属污染监管执法,其中明确提出要完善重金属污染物标准体系。包括,研究修订铅锌、电镀等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快制定出台废水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安装、运行、验收技术规范。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化工污染成为重大污染源。苯、酚、磷类有机污染及镉、砷、铅、铬、汞等重金属污染严重,在对空气、水体造成污染的同时,也成为土壤中长期存在的“毒瘤”。业内人士指出,重金属无论是污染水体,还是污染大气,最终都会回归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资源,事关家家户户的米袋子...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2
浏览次数:383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饮用水安全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饮水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监测仪表筑牢卫生安全“堤坝”。  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生活生产不可少的资源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数量增长,大量的生活、工业废水乱排乱放让环境负担不断加重。当下,水污染已经成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难题。  水污染直接影响人们的饮用水源,保护水源地,保障居民饮水安全成了近些年国家和群众关注的一大热点。饮水安全问题由来已久,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发声呼吁尽快联动跨省治理长三角饮用水安全问题,再次拔升饮水安全问题的关注度。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乡供水普及率不断提高,广大居民对饮用水水质期盼越来越高,已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较快,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平衡点被打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饮水安全问题也渐渐凸显。  为让广大百姓喝上更加安全、放心、优质的饮用水,不少地方的水务公司以及卫生监管机构增加了水质检测设备,在促进水质检测技术提升的同时,保障了饮用水的安全。随着饮用水安全保障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在线仪表和设备被应用到饮用水水质监管中。饮用水水质在线监测,一方面对可能发生的水质超标事件进行预警,防止不合格的自来水进入居民家庭;另外,大量供水管网的水质数据,也可支持自来水厂优化水处理工艺以及管网输水调度决策。  保障饮用水安全是一...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2
浏览次数:421
什么是“新污染物”?   通常来说,新污染物即那些未被纳入常规环境监测,但存在环境污染风险的化学物质。   现下已知的新污染物种类主要有五类。包括氟代和溴代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药物和个人护理品、微塑料和纳米材料等。未来,新污染物的种类或许还将不断增加,目前已知的这些污染物也将逐步纳入常规环境监管中。这其中,微塑料污染在环境中的存在具有持久性,且环境中微塑料的含量正在日益增多。   目前有关研究显示,微塑料可与大气、土壤、海洋、淡水等多种自然资源共生共存,并能够进入化妆品、食品,甚至是人体内。综合来看,微塑料虽然是一种新污染物,但针对微塑料污染开展污染防治工作却显出更大的迫切性。   有不少土壤修复行业表示,微塑料污染是土壤修复的难点问题,其颗粒直径小于5mm,许多都不容易被分辨出来,进而导致在工作中的去除率不理想。而实际上,不仅是土壤修复行业有这个困扰,水处理、气处理等环保领域都被迫吸纳了不同程度的微塑料污染。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初级塑料的产量将达到340亿吨。塑料危机正进一步蔓延,联合国也在近期签署了一项名为《终结塑料污染》的新决议,该决议将于2024年产生法律效力,拒绝塑料污染的裹挟,结束塑料污染问题。   我国也在《“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中明确表示,“十四五”时期...
发布时间: 2022 - 03 - 21
浏览次数:422
饮水安全问题由来已久,近日全国人大代表发声呼吁尽快联动跨省治理长三角饮用水安全问题,再次拔升饮水安全问题的关注度。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较快,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平衡点被打破,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饮水安全问题也渐渐凸显。   而在农村,这一问题更加紧迫。据统计,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原因主要有水质、水量、完供率等问题。其中,水质问题是饮用水不安全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已建设的集中供水工程有部分缺少处理设备及消毒设施,一方面是分散的供水方式导致水质出现更多不可控的恶化因素。近日水利部印发的《2022年水利乡村振兴工作要点》中也再次明确,2022年将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为底线任务,进一步提高水质保障水平。当前,各地多项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进入提速阶段。如,农村饮水安全敲门入户大排查工作、农村供水保障安全方面提出水质达标率提升4个百分点的目标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建设进入扫尾阶段等等。综合来看,饮水安全问题将在不久后得以解决,常态化监管将成为未来饮水安全保障的重中之重。在水质安全保障的长战线上,水质监测或是“主力军”!《“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指明,当前城乡间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差异较大,农村环境监测也才刚刚起步。未来将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监测,组织开展3500个特色村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支撑生态环境保护从城市向乡村延...
发布时间: 2022 - 03 - 18
浏览次数:384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