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离不开经济发展,同时,能源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纵观历史,人类在发展经济和能源科技的过程中曾经有一段时间忽视了环境保护,但是它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启示将警示人们在未来的长期发展中要维护环境。 纵观目前困扰人们发展的环境问题,全球变暖就很难不提及了。一方面,全球变暖导致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全球变暖间接导致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和病毒传播威胁着居民的安全和社会发展。毫无疑问,解决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前环境治理计划中不可忽视的一项。 说到全球变暖,有一个词不得不提——碳排放。虽然温室气体很多,其中很多与雾霾、酸雨等空气污染问题有关,但根据目前的相关统计数据,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或者具体到温室效应就是碳排放。二氧化碳作为大气中一种天然的、无处不在的气体,虽然本身没有毒性,但是量变引起质变。 简单来说,借助森林,大自然具有一定的固定和转化二氧化碳的能力,而环境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借助这种自净作用具有了一定的动态平衡。一方面二氧化碳作为植物的养料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另一方面产生的氧气维持自然界生物的生命活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中会产生额外的二氧化碳。大量二氧化碳的产生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于是在自然界积累。而且由于二氧化碳在地面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很强,大气中积累的过量二氧化碳导致环境温度上升,温室效应也就产生了。 那么如何解决温室效应呢?除了...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6
浏览次数:354
1、如果雷达物位计在户外使用,为免受阳光的长期照射而使液晶屏出现老化现象,建议为仪表安装遮阳篷或者保护箱。 2、如果雷达物位计在特别炎热、寒冷的地方使用,由于周围环境温度有可能超出仪表的工作要求,为保证仪表正常工作,建议在仪表周围加设防高温和低温的装置。 3、在使用雷达物位计时,应注意使雷达物位计与被测液面保持垂直,并确保在电磁波发射的锥形的范围内不能有其它障碍物。 4、如果雷达物位计在有腐蚀性气体或液体的场合使用,或者在海边、海上使用,应选用防腐型雷达物位计。此外,如果仪表在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为避免仪表腐蚀,还应应加装防腐外套,并且拧紧仪表的外表壳和进出线端子。 5、在使用雷达物位计时,应注意为电线、电缆加装保护管,以防止积水以及被老鼠等啮齿类动物撕咬。 6、如果雷达物位计在雷达频发的区域使用,尽管仪表自身已带有防雷器件,为安全起见,仍建议在雷达物位计的进出线端另外安装专用的防雷装置。 7、如果雷达物位计在有粉尘、蒸汽、雾气,液面有泡沫、漂浮物,液体有搅拌、波浪等环境下使用,请事先与技术部门联系,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测量更为准确可靠。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5
浏览次数:196
我国海岸线长,海域广阔,海水养殖条件良好。20世纪90年代,我国海水养殖业迅速崛起并发展,海水养殖面积急剧增加。据统计,从1990年到1999年,海水养殖面积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5%。虽然进入21世纪后速度放缓,但2000年至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6.3%。与此同时,大型企业也在增加。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和不合理的养殖方式,海水养殖逐渐成为近海污染的重要污染源。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代谢废物、残渣和废水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最明显的问题是氮、磷等元素的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从而导致诱发赤潮、海水含氧量降低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仅破坏生态平衡,而且影响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海水养殖的污染防治,许多环保文件对海水养殖的污染控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进一步推进海水养殖污染防治,加强海水养殖生态环境监管,改善海洋污染状况,生态环境部编制了《关于加强海水养殖污染生态环境监管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于2月5日公开征求公众意见。 《意见》提出四点:提高政治站位,明确监管责任;夯实监管工作基础;强化监测监管和执法检查;强化政策支持与技术示范。其中,加强监测、监管和执法检查部分要求逐步推进海水养殖尾水监测,分类实施生态环境监管,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检查。 海水养殖尾水的监测与一般污水处理单位的废水、废气监测相同,需要自行监测。《意见》要求沿海各级生态环境部门推...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5
浏览次数:262
雷达物位计是一种可靠性较高的非接触式物位测量仪器。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是近年来测量物位的主要方法,综合解决了大多数标准插入式仪器的检测元件容易被介质污染和腐蚀等诸多问题。此外,其雷达波可以穿透多种泡沫、烟雾和蒸汽介质,不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能够可靠地测量其物位的准确值。因此,雷达物位计在石化公司催化剂厂等化工厂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被测物体的复杂性,特别是容器内电机搅拌引起的泥浆飞溅和容器内加热物料的蒸汽,雷达物位计故障频率高,仪器维护量大,对生产设备影响较大。 在使用雷达物位计的过程中,有许多原因可能导致雷达测量误差。下面介绍一下雷达物位计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测量死区 测量时雷达物位计的输出为4~20mA电流。由于被测物体本身和探头的原因,在其测量中存在两个死区,即上死区和下死区。上死区物位与上参考点的可测小距离约为0.1~0.5m,下死区在探头底部,测量结果不随罐内实际物位的变化而变化。 2、雷达物位计本身产生的误差 雷达物位计采用导波雷达技术,不受压力、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测量误差大部分来自现场安装。现场安装的大问题是安装的倾斜。安装角度为A时,标记点到物位的距离为H,测量值为h/cosa,因此H的测量值大于实际值。 3、被测物体引起的误差 测量边界位置时,要求上层物体的介电常数必须比下层物体大10。当上部物位的厚度很低时,物位和边界...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4
浏览次数:224
油气勘探是指为了探明油气储量而进行的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近日,我国再次在渤海进行大规模油气勘探,已经确认勘探到大型油气。 今日,中国海油宣布在我国渤海海域再次发现大型油气——渤中13-2油气田,探明地质储量高达亿吨油气当量,我国海上油气资源的储量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固,对稳定增加海上油气田产量、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渤海再获大型油气。据悉,此次发现的渤中13-2油气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距天津市约140公里,平均水深约23.2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原油约300吨,天然气约15万方。 另外,要知道油气资源的形成和埋藏过程中会影响周围的岩石、土壤、水等自然物质的化学特征。利用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通过分析样品中有机质的丰度、类型、性质、结构等特征,就能够判断生油层,结合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则可以预测油气资源量和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域,从而提高勘探的成功率,避免盲目勘探从而增加额外成本。在海洋油气的勘探中,仪器仪表的出力相当巨大。 海洋油气勘探仪器设备少不了 海洋油气的资源勘探不仅仅是需要海上定位、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等海洋地质调查技术,还需要进行海洋地震、重力、磁测等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以及海底采样分析、气相色谱分析、海水溶解烃采样分析、微生物地球化学分析等海洋石油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根据其他数油气藏的上方都存在着烃类扩散的'蚀...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4
浏览次数:385
在化工生产运用的实际过程中,有许多外部影响因素。具体而言,影响超声波物位计测量精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外部环境和材料的温度,当超声波从探头发射到材料表面时,超声波的发射频率会因温度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在低温材料的测量中,温度对超声波的反射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不采取措施,会影响物位计的测量精度。 为了有效抵抗温度的影响,可以在超声波探头位置增加一个温度传感器。当探头向物料发射信号时,温度传感器也会将检测到的温度数据传输给处理器,处理器会根据温度数据自动补偿料位测量的影响,从而校正反射频率,保证超声波物位计的测量精度。 第二、料位测量的极限值,每个超声波物位计都有一个盲区,盲区内的反射波处理器将无法接收,这将使物位计失去测量功能。因此,当物位到达盲区后,物料表面的反射波将无法接收。因此,在测量之前,应该确认物料的最高位是否与超声波物位计的盲区重合,这将直接影响测量结果。 再者,存在最高位也就存在所能测量的最低位,每个超声波物位计对于物料的测量距离是有一定界限的,超过这个界限将无法进行精准测量,因而在安装之前应该先了解超声波物位计的测量范围,根据不同的测量任务、物料种类等来选择不同的超声波物位计,只有两者之间搭配准确,才能保证超声波物位计的测量准确性,这样才能发挥超声波物位计的测量作用。 在实际化工生产当中,技术人员应该在使用物位计前对超声波物位计性能进行...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3
浏览次数:223
2021年2月19日,天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再次学习传达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和天津市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总结了“十三五”和2020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分析了“十四五”形势,规划“十四五”工作,部署了2021年重点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市两级生态环境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本次会议。会上,滨海新区等七个区的生态环境局交流了工作经验。 会上,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温武瑞在回顾天津市“十三五”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说,五年来,全市积极探索“依靠结构调整控制污染增量,依靠工程治理减少污染存量,依靠铁腕控制污染排放,依靠区域协同防止污染传播,依靠生态建设扩大环境容量”的治理路子,实现“十三五”规划的九项约束性指标基本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温武瑞说,“十三五”期间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宝贵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根本”。首先,我们必须坚持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切实运用生态文明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指导我们的实践,促进我们的工作。第二,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望是环保人士努力的方向。第三,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寻求新变化,创新制度机制。第四,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根本路径,坚定不移落实新的发展观,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从源头上大幅减少污染物排放,解决制约环境质量改善的深层次、本源性问题。五是以坚持大环保...
发布时间:
2021
-
02
-
23
浏览次数: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