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211
2022 - 07 - 19
当环保产业被迅速带动走深后,污泥处理处置却仍处于不温不火的境地,这边污水处理厂规模居世界第一,那边固废处置系统不断释放新创新效益。夹在二者之间的污泥该怎么破,难道就要开始“摆烂”了吗?事出有因,影响污泥处理处置“走出去”的因素就有很多。第一,污泥来源广泛,可从市政污水厂来,也可以从管网而来,当然也不限于河湖、工业活动等。不同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污泥处理需要,有的含水量高,有的高湿高粘,也有含油易燃的,更有酸性易变质的。尽管有人说污泥中的回收利用效益大,也常有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又向“污泥”开炮,将污泥问题再度推向了“风口浪尖”。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侧重点放在了污泥处置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上,而非污泥回收利用的广阔前景。其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冶生态环保集团总工程师、中冶生态环保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指出,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规模达2.2亿吨/天,每天产生的80%含水率的湿污泥超过了6000万吨,预计到2025年,我国污泥年产生量将突破1亿吨。若没有新工艺、新技术出现,长此以往,污泥处理处置必然会成为城镇污水处理的短板。当然,污泥的问题由来已久,提上日程是早晚之事。当前,循环经济大风起,资源化通路越走越顺畅,加上各地监管的加强,我国污泥处理处置业正加速寻找污泥产出与消纳的平衡关系。有了多方面的支持,污泥处理处置便有望“跑起来”。具体来看,这条污泥处理处置的通路在哪儿?应该...
212
2022 - 08 - 17
尽管“全地下式”污水厂一度受到热捧,该提起重视的是,建设“全地下式”污水厂需要慎之又慎,并要在考量了建设带来的多方面影响后有序进行。国内第一座大型“全地下式”垃圾转运站——杭州之江分类减量综合体已于近日启用,“地下”环保的模式火了?除了垃圾转运站,近日还有两个全地下式污水厂开工建设:①青岛市即墨北部污水处理厂扩建及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正式进入建设阶段,项目预算4.47亿元,设计总规模6万m3/d,其中升级改造规模为2万m3/d,扩建规模4万m3/d。据悉,该项目未青岛即墨区首家采用全地下模式建设的污水处理厂。②上海西岑水质净化厂新建工程PPP项目(项目总投资7.19亿元)作为青浦区社会民生类项目之一,于7月29日正式开工。项目远期设计规模5万吨/日,也将采用全地下模式建设而成,执行地表水准Ⅲ类水出水标准,地面计划打造为水文化地标,并辅以观赏性设计。于环保行业而言,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仍处于热议的焦点位。据了解,前不久,湖北首个“全埋式”再生水厂也已经封顶,预计于2022年底投入使用。业内大多数观点认为,“全地下式”污水厂的建设有助于新基建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拥有节约土地资源、没有异味与噪音、生态环保等多重属性。而在一众议论声中,也有部分人士表示,“全地下式”看似拥有“光鲜亮丽”的外表,细究下来,诚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他们这么说的理论依据在哪里?为什么会在看好的大背景下,发出这样的声音...
213
2022 - 09 - 14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医疗污水处理,加快补齐设施建设短板,提高污染治理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态环境安全,2022年5月—7月期间,江阴生态环境局联合市卫健委对全市20张以上床位重点医疗机构进行全面核查。8月份针对各医疗机构废水处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整改措施形成问题清单及整改要求。为推进江阴市医疗机构污水治理工作有力有序进行,帮助医疗机构消化问题清单,9月7日下午,江阴生态环境局、卫健委联合召开全市医疗机构污水治理能力提升整改推进会。江阴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晓敏,卫健委医政科,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执法调查科、各执法分局负责人,全市重点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医疗机构污水治理能力提升工作强调三点意见:一是认识要清,态度要硬。各医疗机构在整改提升工作中要发挥主体责任,更需要主要负责人厘清工作方向,认清疫情防控形势下医疗污水治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动作要快,投入要足。针对问题要逐个过堂,制定详实整改方案,形成“一院一策”;在管理制度和工程改造方面积极推进,计划预算要到位,切实扎牢污水处理的篱笆。三是工作要实,管理要严。要加强服务并严格执法,一方面生态环境局、卫健委根据自身业务范畴对各医疗机构整改过程指导和服务;另一方面各执法分局要加强双随机抽查、监督性监测等措施,落实通报制度,紧盯整改进度和时间节点,对医疗机构整改工作落实闭环管理。从行业管理角度来看,强调要高度重视医...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世界气象组织(WMO)近日发布了一份名为《2021年气候服务状况:水》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将导致全球水危机,水生态修复迫在眉睫。2016年我国出台了实施河长制的文件,2018年又发布了《关于在湖泊实施湖长制的指导意见》逐步完善河湖生态管理体系。  近年来,各地积极响应,大力修复河湖生态环境。许多地区在水处理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广东省广州市对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实现大墩断面水质逐步改善,黑臭现象消除,劣质五支流基本消除,源头污染问题得到全面解决。海南省三亚市已实现18个城镇河湖,16个稳定断面达标。全市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率达到95.5%,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十三五”期间,再生水利用率已超过全省要求.  当然,河湖生态修复还有需要进一步努力的领域。今后,国家水利部门也对河湖生态治理给予了指导和建议。改善水生态,需要牢牢抓住基建!要牢牢把握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做好深水、水土保持和周边保护,共同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  一、深:牢抓地下水超采  治污先截污,河湖“怕”被过度开发。  首先推动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工作。华北地区水生态问题严重。以京津冀地区为控制重点,采取“节水、增供水”的综合治理措施,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有效解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突出问题。  实施全国地下水超采控制。逐步扩大治理范围,制定重点区域过度开采保护方案。东北实行“开源节流、科学调控”的应对政策,...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5
浏览次数:578
近年来,在政策、技术和资本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机器人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上可九天揽月,下能五洋捉鳖”,似乎正在成为其应用的真实写照。随着陆地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和丰富,无人机和水下机器人的出现和兴起,大大增强了人们探索不同领域的能力。  其中,水下机器人,顾名思义,就是一种可以在水下移动的机器人,也被称为“水下无人机”。它可以在人类无法到达的水下世界发挥作用,就像无人机展示的空中价值一样。如今,随着在危险地区军事和科学研究的价值,水下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水下机器人的诞生是为了满足军事和科研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美国用自行研制的潜水器在西班牙回收了一枚氢弹。自此,水下机器人的军事应用价值受到各国的重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无人遥控潜水器在海洋调查和油田开发中的广泛应用,也让人们看到了它的科研价值。  近几十年来,我国加入了水下机器人研发的行列,军事科研活动也成为我国检验技术应用的主要方式。2003年,中国进行第二次北极考察时,应用了“海极”遥控水下机器人(ROV)。此后,2008年至2014年,我国利用新型水下机器人(ARV),先后完成了5次北极科学考察,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9年1月7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队再次完成无人自主潜水器探测南极海洋环境试验。同时,2021年10月7日,我们的“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也顺利完成了第12次北极科学研究。可以说,...
发布时间: 2021 - 10 - 14
浏览次数:577
国内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研发占比高  人工智能产业链包括三层: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其中,基础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基础,主要包括AI芯片等硬件设施和云计算等服务平台的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提供数据服务和算力支撑;技术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技术路径是从模拟人类与智能相关的特性出发构建的;应用层是人工智能产业的延伸,集成一种或多种人工智能基础应用技术,针对特定应用场景形成软硬件产品或解决方案。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数据显示,2020年人工智能企业核心技术分布中,大数据和云计算占比最高,达到41.13%;其次是硬件、机器学习与推荐、服务机器人,分别占7.64%、6.81%、5.64%;物联网、工业机器人、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分别占5.55%、5.47%和4.76%。  2020年,大数据和云计算是382家基础技术企业核心技术分布中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占比28.27%。其次是人脸、步态和表情识别技术,占比13.61%;智能芯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别占8.90%和8.64%。可见,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  国家推进云计算和大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点。为了促进我国人工智能的“高效、高质量”发展,建立标准化体系尤为重要。2020年8月《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颁布,明确了人工智能标准化顶层设计,...
发布时间: 2021 - 07 - 30
浏览次数:495
近日,由于台风的影响,河南郑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千年一遇”暴雨过后,我们不仅要关注抢险救灾形势,更要关注后续重建、健康安全、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等各种问题的防治。  目前,暴雨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如何处理污水垃圾,看郑州的基础设施工作是否经得起考验。  近年来,郑州污水处理能力和垃圾处理能力快速提升,成绩毋庸置疑。  据悉,随着新区和双桥两座污水处理厂的投产,郑州市拥有8座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和4座污泥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达245万吨/日。“十三五”期间,污水得到充分收集处理,基本建成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污水处理系统。  此外,污水处理厂每天可生产200多万吨再生水,与已建成的160多公里再生水供水线路相连。2020年,再生水量已达到近3.8亿吨。“十四五”期间,郑州规划加快新区二期、南曹一期、马头岗厂外中水管道等重点项目建设,预计日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5万吨。  在这个特殊时期,很多人关心水处理业务的发展。  郑州市污水净化公司表示,已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配备重组后的防汛物资,认真排查污水井和水位线,指导防汛排险,确保西北城区污水进排水稳定达标,确保各项任务稳定开展。  虽然突如其来的暴雨造成了一些相关基础设施的破坏或故障,但“内幕消息”终究还是存在的。郑州方面表示,垃圾量较大,垃圾处理厂的工作尚未完全恢复,因此处理速度较慢。针对这些问题,郑州在《关于做好汛后环卫防疫消杀工作的紧急...
发布时间: 2021 - 07 - 29
浏览次数:375
近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2021年7月,美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还因高温天气发生了野火。为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  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急需控制碳排放量。我国提出通过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来减少碳排放。  1、我国急需控制碳排量  2021年7月9日(当地时间),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莫哈韦沙漠的死亡谷公园气温达到了罕见了130华氏度(约为54.4摄氏度),这是自1913年以来的最高温度。当地时间7月10日,拉斯维加斯创下了117华氏度(47摄氏度)的历史新高,美国多地因高温天气发生了野火,残酷的热浪席卷美国。  为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其中温室效应是最为直接且严重的问题。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因此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  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统计数据显示,2009-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由77.1亿吨提...
发布时间: 2021 - 07 - 16
浏览次数:555
人工智能企业多达两千家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技术,也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目前,我国有大量的人工智能企业。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已达2205家。企业主要创建于2012-2018年,其中2015年创建的人工智能企业最多,占14.36%。2015年后,人工智能相关企业的知名度逐渐下降。  早期大部分企业不是人工智能企业,2010年后通过自主研发和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大部分成为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为IT/ICT企业和传统工业企业。  从地域分布来看,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占比分别为31.02%、30.23%和26.39%。京津冀、长三角、长三角凭借区域科技创新和互联网产业发展的优势,走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前列。  从省市分布来看,我国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发达地区。其中,北京占比最高,达到29.73%;其次是广东,占26.39%;上海占14.07%;浙江和江苏分别占8.81%和6.56%。  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杭州,占比分别为29.73%、14.07%、13.99%、8.14%和7.56%。可以看出,中国70%以上的人工智能企业都聚集在这五个城市,北京是全国人工智能企业的主要聚集地。
发布时间: 2021 - 07 - 15
浏览次数:362
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我国余热发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到2020年底,我国余热发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为4500万千瓦。但余热资源利用仍然不足,利用空间还很大。2020年,我国平均可回收余热资源总量约为13亿吨标准煤。“十四五”期间,高效节能技术的持续研发将推动传统生产工艺的升级。预计2026年我国余热发电装机容量将接近2亿千瓦。  余热发电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将剩余热能转化为电能的技术。余热包括七种: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以及高压流体余热。  余热发电技术可以回收水泥、玻璃、钢铁、冶金等用能行业的余热资源。并将废热和压力转换成电能,其中几乎不消耗其他燃料能量。余热发电的重要设备包括余热锅炉、汽轮机和发电机。余热发电不仅可以增加电力资源,还可以节约能源,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  1、余热发电受政策费用减免发展  近年来,环境保护和能源问题日益严重,使得国家政策大力提倡能源资源的梯级利用、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余热发电是利用生产过程中剩余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能量回收方式。  2020年发布的《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分别从降低成本和技术推荐的角度推动了余热发电行业的发展。  自2021年3月1日起,对有余热、余压、余气的电厂将继续降...
发布时间: 2021 - 07 - 14
浏览次数:477
764页次71/110首页上页...  66676869707172737475...下页末页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