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
2024 - 08 - 07
雷达料位计在电厂中的应用∵火力发电厂原料仓(煤灰)高粉尘和液位计水汽的凝结现象。一直是物/液位测量的重大难题,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RBRDZB-71-6-C雷达料位计针对这一复杂工况提出了解决方案。一.说明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以煤炭为原料的行业比较多。如煤化工,煤制油,煤发电,其中煤发电的主要燃料就是煤,在电厂发电过程中是由煤燃烧水冷壁带动汽轮机发电,最终水变成高温水。煤燃烧变成灰。∴发电厂中的煤水灰监测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标志着发电的稳定性,保证火力电厂的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以及稳定的自动化运行水平,在生产过程中,煤/灰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高粉尘,水经过加热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凝结现象。给测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雷达料液位计RBRDZB-71-6-C可以根据现场的介质,软件自带增益功能,根据现场介质的介电常数系统自动调节。可以穿透高粉尘,以及在水蒸气凝结雷达天线的情况下,依然稳定运行。二.在选择电厂物液位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使用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传感器?接触型重锤料位、导波雷达。非接触型超声波、激光,雷达。都需要一些场景限制。如选择不当,要么维护量大。要么达不到测量效果。例如电厂中的料位测量煤、灰在输送过程中料面形状为不规则性,在进料卸料过程中料面形状为凹凸状并带有大量粉尘。重锤物位计测量。(属于间歇式测量)不间断的利用重锤上下接触测量,精度低,经常出现埋锤断缆现象,...
2
2022 - 11 - 25
2022年10月,全国生产粗钢7976万吨、同比增长11%;生产钢铁11485万吨、同比增长11.3%,其中,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6680.63万吨、同比增长13.25%,生产钢铁6848.09万吨、同比增长14.24%。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开的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增势不减,尤其是重点钢铁企业在钢铁生产制造能力更是突出。在各行各业施行绿色低碳之策的趋势中,钢铁应当处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前列。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钢铁行业的碳排量占全国碳排量的15%左右,在主要制造行业中的碳排量排名居前。该行业碳排量大,节能减排潜力突出,该行业绿色转型备受市场的关注。近年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工作被写入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目标;一众专家学者提出,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绿色低碳之上,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是“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若要论钢铁行业的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好国家的“双碳”目标更应属嵌套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11月20日,属于我国的首部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正式发布。文件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列举了部分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中钢铁行业的责任与担当。如,行业内现已有38家企业率先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24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94家钢铁生产企...
3
2023 - 01 - 04
一般仪器仪表的信号电流都为4-20mA,指最小电流为4mA,最大电流为20mA 。传输信号时候,因为导线上也有电阻,如果用电压传输则会在导线内产生一定的压降,那接收端的信号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了,所以一般使用电流信号作为变送器的标准传输。一、什么是4~20mA.DC(1~5V.DC)信号制?4~20mA.DC(1~5V.DC)信号制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我国从DDZ-Ⅲ型电动仪表开始采用这一国际标准信号制,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4~20mA电流环工作原理: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第二,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第三,在现场如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也是个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我们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二、4~20mA.DC(1~5V.DC)信号制的优点?现场仪表可实现两线制,所谓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前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因为信号起点电流为4mA...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研讨污水资源化两大政策!可排放≠利用

发布日期: 2022-03-31
浏览人气: 684

  2021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1〕13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引起业界广泛关注。 文件指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京津冀地区实现35%的总体目标。 对整个污水处理行业来说,这是可喜的。 在当前各地污水处理率超过95%、污水处理建设市场饱和的情况下,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可能意味着新的市场机会的产生。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像想象的那么乐观。现有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缺水地区和丰水地区总体情况)再生水利用已为24.7%,接近25%的普遍要求,而严重缺水的京津冀地区,北京、天津及河北的再生水利用分别达到了66.3%、32.9%和41.4%,也已经远超或者接近京津冀再生水回用率35%这一目标,那么,25%和35%的目标意义何在呢?

研讨污水资源化两大政策!可排放≠利用

  针对这些问题,行业专家就污水资源化两大重磅政策进行了探讨。专家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现在,对再生水回收利用的误区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呢?


  事实上,目前再生水的再利用情况,并不像数据所显示的那样“理想”,根本原因在于,行业和有关管理部门在再生水的利用方法和定义上,仍然存在很多模糊之处。 从利用角度看,再生水可分为景观用水/生态补水、园林绿地灌溉、公厕、工业循环利用等几个方向,遵循各自的循环利用标准。 其中,前两者不需要建设管网,可以直接利用,且复用标准与污水排放标准一级a基本相同; 后者需要有再生水的辅助管网,回收标准高,因此会产生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差异。 特别是“水十条”发布后,污水处理厂普遍提高排放标准,一级A及级以上标准占有率达到80%以上。 这意味着大部分污水排放水质达到生态补水、园林灌溉等再生水利用标准。 因此,产生了排放等于利用的非常普遍的错误认识。 很多地方都将达到一级A及以上标准的排水作为生态补水进行计算。 另一方面,污水排放用于生态补水不需要额外设施投资,环境排放也没有明确的收费主体,没有商业模式,但管理相对简单;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管理部门对河流生态需水量尚未制定标准,河道是否需要补水、补水程度如何尚无定论。 因此,对于达标排放的污水,究竟能计算为多少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完全因地而异。 水资源不那么短缺,客人水充足的地方可以算得很少。 另外,由于水资源短缺,对再生水再利用要求高的地方多算,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行业混乱,违背了发表指导意见的初衷。


  怎么理解再生水的定义?《指导意见》发布的初衷是什么?


  指导意见发表的背景是我国普遍缺水的现实和我国污水处理行业已经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 其初衷是将污水转化为城市“第二水源”,补充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替代地下水和部分地表水等天然水资源。 很明显,将达标排放的大部分污水改为“生态补水”,违背了发表指导意见的初衷。 这种混淆表明,业界对“再生水”利用概念的认识不明确。 目前国内对再生水还没有确切的定义。 部分再生水回用标准将再生水定义为污(废)水经处理后符合某些用途水质标准和要求,可复用的水。 显然可以说是再生水,但最基本的要求是达到相关利用的水质标准。 但是,是否真的“利用”也是关键,例如将污水的排出简单算出再生水的生态系统的水分补给中,没有考虑“利用”这一要素。 首先,污水排放并不等同于利用;其次,还需要仔细研究排入河流的水质如何、环境容量如何、是否需要生态补水、补水后是否会产生新的污染,以及补给多少合适。 更严格地说,考虑到污水资源化的初衷,即指导再生水作为水资源利用的意见,还应该有储存、采购、运输管道等相关配套工程设施。 最后,作为替代其他水源的水资源,应该有明确的收费主体,这应该是再生水相对准确的定义和相对准确的计量。

研讨污水资源化两大政策!可排放≠利用

  湿地与再生水调蓄库塘在再生水回用中起到了哪些作用?


  除了关于再生水的定义和计量的讨论外,再生水的利用方式也是业界关注的中心话题,指导意见提出了水质型缺水地区和资源型缺水地区污水资源化的方式,特别是在资源型缺水地区,以湿地等对策作为辅助净化手段。 提出湿地净化方式是因为,作为自然手段,进一步净化污水处理厂废水的效果明显,在保持适当的水力负荷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良好的净化效果。 湿地在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较低,运行效果会受到较大影响,但在实际应用中,湿地在北方也有丰富的成功案例,即使在冬季低温下,运行良好也能保持一定的净化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湿地只是辅助手段,本身不应该承担污水处理的功能,而应该作为污水处理厂二次处理水的进一步净化措施,必须特别注意调节其水力负荷,才能保持较好的出水效果。 另外,2021年12月28日,生态环境部等四部委发表了《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 该方案以京津冀、黄河流域等缺水地区为重点,提出了资源型缺水地区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模式,其中提出了建设再生水调蓄池的概念,意在集中收集、集中处理污水,通过蓄蓄池建设进行集中分配。 库塘作为一座新水库,结合湿地作用,使区域再生水发挥一定的净化、储存作用,有利于后续的统一调配和再利用。

研讨污水资源化两大政策!可排放≠利用

  《指导意见》发布后,会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吗?


  实际上,我国作为缺水国家,缺水状况普遍存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即使在降水量多的南方城市,也存在资源型缺水。 各地水资源存量的差距,也不能一概而论“污水资源化”的方式。《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作为我国第一个再生水利用正式文件,发挥着抛砖引玉的作用,但具体如何实施,还需要建立“1+N+M”的政策体系。 也就是说,各部委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各地要根据自身水资源利用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和细则。 当前,我国污水资源化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未来发展仍有待各部门、地方政府及行业关注。

推荐新闻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