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
2024 - 08 - 07
雷达料位计在电厂中的应用∵火力发电厂原料仓(煤灰)高粉尘和液位计水汽的凝结现象。一直是物/液位测量的重大难题,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RBRDZB-71-6-C雷达料位计针对这一复杂工况提出了解决方案。一.说明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以煤炭为原料的行业比较多。如煤化工,煤制油,煤发电,其中煤发电的主要燃料就是煤,在电厂发电过程中是由煤燃烧水冷壁带动汽轮机发电,最终水变成高温水。煤燃烧变成灰。∴发电厂中的煤水灰监测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标志着发电的稳定性,保证火力电厂的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以及稳定的自动化运行水平,在生产过程中,煤/灰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高粉尘,水经过加热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凝结现象。给测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雷达料液位计RBRDZB-71-6-C可以根据现场的介质,软件自带增益功能,根据现场介质的介电常数系统自动调节。可以穿透高粉尘,以及在水蒸气凝结雷达天线的情况下,依然稳定运行。二.在选择电厂物液位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使用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传感器?接触型重锤料位、导波雷达。非接触型超声波、激光,雷达。都需要一些场景限制。如选择不当,要么维护量大。要么达不到测量效果。例如电厂中的料位测量煤、灰在输送过程中料面形状为不规则性,在进料卸料过程中料面形状为凹凸状并带有大量粉尘。重锤物位计测量。(属于间歇式测量)不间断的利用重锤上下接触测量,精度低,经常出现埋锤断缆现象,...
2
2022 - 11 - 25
2022年10月,全国生产粗钢7976万吨、同比增长11%;生产钢铁11485万吨、同比增长11.3%,其中,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共生产粗钢6680.63万吨、同比增长13.25%,生产钢铁6848.09万吨、同比增长14.24%。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公开的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钢铁行业产能增势不减,尤其是重点钢铁企业在钢铁生产制造能力更是突出。在各行各业施行绿色低碳之策的趋势中,钢铁应当处于节能减排降耗的前列。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钢铁行业的碳排量占全国碳排量的15%左右,在主要制造行业中的碳排量排名居前。该行业碳排量大,节能减排潜力突出,该行业绿色转型备受市场的关注。近年来,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被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2030年前完成碳达峰工作被写入行业未来转型发展的目标;一众专家学者提出,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立在绿色低碳之上,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是“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若要论钢铁行业的社会责任,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好国家的“双碳”目标更应属嵌套进行业发展的重要一环。11月20日,属于我国的首部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钢铁行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正式发布。文件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还列举了部分在落实国家“双碳”目标中钢铁行业的责任与担当。如,行业内现已有38家企业率先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公示、24家企业完成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94家钢铁生产企...
3
2023 - 01 - 04
一般仪器仪表的信号电流都为4-20mA,指最小电流为4mA,最大电流为20mA 。传输信号时候,因为导线上也有电阻,如果用电压传输则会在导线内产生一定的压降,那接收端的信号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了,所以一般使用电流信号作为变送器的标准传输。一、什么是4~20mA.DC(1~5V.DC)信号制?4~20mA.DC(1~5V.DC)信号制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过程控制系统用模拟信号标准。我国从DDZ-Ⅲ型电动仪表开始采用这一国际标准信号制,仪表传输信号采用4~20mA.DC,联络信号采用1~5V.DC,即采用电流传输、电压接收的信号系统。4~20mA电流环工作原理:在工业现场,用一个仪表放大器来完成信号的调理并进行长线传输,会产生以下问题:第一,由于传输的信号是电压信号,传输线会受到噪声的干扰;第二,传输线的分布电阻会产生电压降;第三,在现场如何提供仪表放大器的工作电压也是个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避开相关噪声的影响,我们用电流来传输信号,因为电流对噪声并不敏感。4~20mA的电流环便是用4mA表示零信号,用20mA表示信号的满刻度,而低于4mA高于20mA的信号用于各种故障的报警。二、4~20mA.DC(1~5V.DC)信号制的优点?现场仪表可实现两线制,所谓两线制即电源、负载串联在一起,有一公共点,而现场变送器与控制室仪表之前的信号联络及供电仅用两根电线。因为信号起点电流为4mA...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在“双碳”发展目标下,煤化工产能将促进能源供应。

发布日期: 2021-06-28
浏览人气: 382

  2020年,基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国做出了“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时间上看,中国从碳峰值到碳中和的过渡期(只有30年)比欧美发达国家(50-70年)要短得多。从一次能源消费结构来看,中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其能源体系以化石能源尤其是高碳煤为支撑。2020年,煤炭将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56.8%。由此可见,“双碳”目标的实现不仅时间短、任务重,也是加快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转型的必由之路。


  一、煤化工发展现状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其能耗不断下降,清洁环保水平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和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由于合成煤基化学品的原料气需要通过水煤气转换,以满足合成甲醇或石油产品所需的氢碳比,因此中国煤化工行业具有高耗水的特点。此外,煤制液体、煤制烯烃和煤制乙二醇的盈亏平衡油价分别为70美元/桶、45美元/桶和55美元/桶。当油价大于100美元/桶时,煤化工利润可观。然而,近年来,低油价和高煤价导致煤制油、天然气、乙二醇和乙酸的整体损失。


  因此,煤化工产业的经济受到国际油价市场波动的影响,面临巨大挑战。最后,在2021年的全国人大上,“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达峰、碳中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顶层硬约束,并将继续迫使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转型。同时,鉴于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的现状,发展和支持现代煤化工的产能/技术储备,提高质量和效率,是当前煤化工的发展方向


  二、煤化工的发展方向


  大多数煤化工过程直接或间接排放一定量的二氧化碳,但有些技术具有固碳特性。例如,以煤为原料合成尿素,每吨尿素可消耗约735公斤二氧化碳。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将二氧化碳投入使用—从排放中创造价值》,化肥行业是全球二氧化碳消费量最大的行业,每年有1.3亿吨二氧化碳用于尿素生产,但其消费量不到202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340亿吨)的1%。鉴于煤炭的高碳(60%-98%)特性,如何实现高碳资源和低碳的利用,是煤化工行业从业者的一大考验。


  北京化工大学刘振宇教授指出:1)如果电石采用基于绿电的生产工艺,电石可能成为一种储能载体,并且驱动基于电石(采用可再生电力制备)的化学品合成技术发展;2)随着未来对燃油需求的减少,煤基化学品/材料的制备技术在煤化工中所占的地位会更加重要;3)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的研发及突破对于煤化工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更加重要;4)煤化工过程的低碳是重要发展方向(用可再生电和H2)。

 

  三、煤化工的未来发展


  根据我国煤化工的发展现状和“双碳”目标的提出,我们认为煤化工未来的发展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化工行业要尽快进行碳排放量化核算,摸清财力。煤化工全过程涉及环节多,对应的碳排放核算也比较复杂,不同碳排放核算机构给出的企业碳排放数据也不一样。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相关部门或第三方核查机构建立严格、科学、公平的碳核算体系,实现企业碳排放和碳减排核算的标准化,提高核算的可信度,为企业后续进入碳交易市场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政府和企业应设立碳核查和碳交易相关机构,加快培养精通碳核算体系和碳交易体系程序的相关人才。


  其次,煤化工企业应根据碳排放源和对应量,结合现有和未来的碳减排和碳中和技术,尽快制定相应的碳峰化和碳中和技术路线图和时间节点。企业要以制定碳减排行动计划为契机,加快相关技术研发的进度和力度,加快相关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尽快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再次,建议政府根据不同煤化工项目的规模、产品类别和环境影响,从不同角度分析并科学制定相应的差异化政策。对能够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项目,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坚决争取高能耗、高污染的煤化工项目。对于具有明显减碳和经济可行性的煤化工技术,有必要加快其在全行业的推广应用。政府和企业也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激发煤化工行业从业人员从事碳减排技术研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是稳步推进煤化工与石油/天然气/生化产业的耦合,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煤化工中的比重,实现优势互补,降低煤化工碳排放总量和强度。


  第五,将煤化工的产业链条做长,注重特种专用化学品的研发与生产,提升煤化工产品的高附加值,尽可能将更多的碳保留在终端产品中。比如可通过煤化路线生产PGA、PBAT、PBS等可降解塑料;依托煤制α-烯烃原料优势,开展聚烯烃弹性体技术攻关及工程应用等。同时,突破煤化工所产生二氧化碳的规模化利用技术(如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等),并尽可能降低其成本。


  第六,在解决煤化工碳排放问题的同时,要注重提高煤化工的环保水平,解决煤化工过程中低成本、高效率的三废处理技术问题,实现多种污染物的协调处置和能源资源的再利用,有效解决现有企业环保投入成本过高的问题。

推荐新闻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