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
2024 - 08 - 07
雷达料位计在电厂中的应用∵火力发电厂原料仓(煤灰)高粉尘和液位计水汽的凝结现象。一直是物/液位测量的重大难题,本文主要详细阐述了RBRDZB-71-6-C雷达料位计针对这一复杂工况提出了解决方案。一.说明我国是个产煤大国,以煤炭为原料的行业比较多。如煤化工,煤制油,煤发电,其中煤发电的主要燃料就是煤,在电厂发电过程中是由煤燃烧水冷壁带动汽轮机发电,最终水变成高温水。煤燃烧变成灰。∴发电厂中的煤水灰监测测量显得尤为重要。标志着发电的稳定性,保证火力电厂的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电厂的发电效率,以及稳定的自动化运行水平,在生产过程中,煤/灰在输送过程中产生的高粉尘,水经过加热流转过程中产生的凝结现象。给测量带来了更高的要求。雷达料液位计RBRDZB-71-6-C可以根据现场的介质,软件自带增益功能,根据现场介质的介电常数系统自动调节。可以穿透高粉尘,以及在水蒸气凝结雷达天线的情况下,依然稳定运行。二.在选择电厂物液位传感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使用接触式传感器、非接触传感器?接触型重锤料位、导波雷达。非接触型超声波、激光,雷达。都需要一些场景限制。如选择不当,要么维护量大。要么达不到测量效果。例如电厂中的料位测量煤、灰在输送过程中料面形状为不规则性,在进料卸料过程中料面形状为凹凸状并带有大量粉尘。重锤物位计测量。(属于间歇式测量)不间断的利用重锤上下接触测量,精度低,经常出现埋锤断缆现象,...
2
2022 - 03 - 25
我国淡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而我们的用水量又居世界前列,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资源性缺水、区域性缺水、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等问题显著。       此外,我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得我国水资源面临着水量衰减和水质恶化的严峻问题,各地纷纷打起了地下水的主意。但是无序开采导致几年前经常曝出某地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塌陷、海水倒灌等新闻。   “神秘”的地下水,隐藏在土壤之下,渗透在岩石空隙之中,为土壤岩石提供有力的支撑。合理开采地下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已知的获取地下水有两种方式,天然地下水露头和人工开采。地下水可以通过泉水等自然排泄方式向外界输送水量。泉水是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山区丘陵及山前地带的沟谷与坡脚,常常可以见到。   人工开采方式包括井孔抽取,渠道、坑道开挖等。其中利用井孔抽取地下水是地下水开采利用的主要方式,在居民生活、工业企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供水过程中均较为常见。农村地区常见的大口井、压水井,就是最为简单的地下水开采方式。城镇的集中供水多采用工艺更为复杂,深度相对较深的开采井群的方式开采地下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水厂经过适当处理,进入输配水系统实现供水。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仪器仪表的身影无处不在,从找水到采样检...
3
2022 - 04 - 14
2022年4月12日,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编号为GB 55027-2022,自2022年10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其中,污水系统项目建设要求:1.污水系统应包括污水管网、污水处理、再生水处理利用以及污泥处理处置,实现污水的有效收集、输送、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利用。2.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的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运行管理。城镇污水系统输送、处理等设施的规模应相互匹配。3.城镇污水 处理厂及其配套污水管网应一体化、专业化运行管理,并应保障污水收集处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4.工业企业应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的污水和废水应单独收集处理,其尾水不应纳人市政污水管道和雨水管渠。分散式工业废水处理达到环境排放标准的尾水,不应排入市政污水管道。5.工程建设施 工降水不应排人市政污水管道。6.排入市政污水管 道的污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不应影响污水管道和污水处理设施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运行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应影响处理后出水的再生利用和安全排放,不应影响污泥的处理和处置。7.污水处理厂和污水泵站等,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设置臭气处理设施。 排水工程的规划、建设和运行、应遵循以下原则:统筹区域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与...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碳中和”势不可挡

发布日期: 2021-07-16
浏览人气: 555

  近年来,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2021年7月,美国多地气温创下历史新高,还因高温天气发生了野火。为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


  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我国作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急需控制碳排放量。我国提出通过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来减少碳排放。


  1、我国急需控制碳排量


  2021年7月9日(当地时间),根据美国国家气象局数据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南部莫哈韦沙漠的死亡谷公园气温达到了罕见了130华氏度(约为54.4摄氏度),这是自1913年以来的最高温度。当地时间7月10日,拉斯维加斯创下了117华氏度(47摄氏度)的历史新高,美国多地因高温天气发生了野火,残酷的热浪席卷美国。


  为何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科学研究表明,过量的碳排放会导致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以及出现极端恶劣天气。其中温室效应是最为直接且严重的问题。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C,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C,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因此控制碳排放量有长远且重要的发展意义。


  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21》统计数据显示,2009-2020年,我国碳排放量由77.1亿吨提升至99.0亿吨,以30.7%的占比稳居世界第一,可见我国急需控制碳排量。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碳中和”势不可挡

  2、通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减少碳排放


  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于2015年提出碳达峰目标,2020年,我国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2021年3月,《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意味着中国已正式将“碳中和”理念纳入顶层布局。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碳中和”势不可挡

  碳达峰是指在某一时刻,碳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碳中和是指在某一时刻,该地区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可以正负抵消,达到相对意义上的零排放。


  我国首次明确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是在2020年9月份的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表示,我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并且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0%~65%,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宏远目标。随后再多次重大工作会议和对外问答过程中提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碳中和”势不可挡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碳中和”势不可挡

  3、“碳中和”基本确定三步走策略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碳中和”势不可挡

  那么,我们该如何减少碳排放呢?我国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可避免的排放和不可避免的排放。在可避免的方向上,国家提出优先解决电力生产过程的碳排放,进而完成燃油车向电动汽车的转化,最终实现深度脱碳。在不能完全避免排放的领域,可通过碳捕捉、利用、封存技术(CCUS)或者通过森林、海洋进行自然吸收,最终实现碳中和。

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 “碳中和”势不可挡

  从目前我国碳排放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碳中和”基本确定三步走策略,首先在2030年完成碳达峰;其次在2045年前快速降低碳排放;最后再2060年实现深度脱碳,实现碳中和。

推荐新闻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