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垃圾分类从试点走向全面推广,走向常态化,一些在试点中有效的经验和方法就不一定适用了,特别是在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的干扰下,垃圾分类“运动式”的推进,受到严重挑战,相关垃圾分类的项目的资金、资源不足,垃圾分类工作推进缓慢。政府、产业界以及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也进入一个理性的阶段。
一、垃圾分类目标的“繁”和“简”
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一是彻底无害化,改善环境质量;二是资源最大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的等级;三是完善社会治理结构,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改变民众价值观,引领绿色低碳生活。
沉静下来细想,垃圾分类的本质就是减少资源消耗,同时将已产生垃圾中的有用东西循环利用起来,包括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和可回收物中高值可利用的东西。减少资源消耗,就是垃圾的源头减量,需要从教育入手,特别是中小学生的教育,形成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资源循环利用主要是产业的事,前端对生产、流通企业进行资源消耗的约束,后端按市场化运作,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所以确定合理的质量目标,让老百姓能做到,财力和资源可支撑,才能保证良性循环,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社会治理的化“繁”为“简”
垃圾分类包括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理,其中垃圾分类属于社会治理范畴、垃圾分类收运和处理属于产业治理范畴。2017年,上海推行垃圾分类惊艳了中国,全国纷纷效仿,各地出台了许多政策、措施。在垃圾分类环节,有分十几类的,有分8、9类的,也有分5、6类的,特别是对湿垃圾上海精细到了极致,很多城市学不来,也闹了不小笑话;在投放环节,“三定一督”,厨余垃圾必须破袋,不能有其他垃圾混入,让老百姓不胜其繁,抵触情绪大。
这些“繁”其实是为了产业治理的“简”,前端分类质量高,后端处理的设施运行好,故障少。但是由老百姓承担的前端“繁”,是免费的,没有收益,后端的“简”是企业行为,是有政府付费和收益的。所以前端投放的“繁”如果超出了老百姓的“方便”尺度,自然会抵触,如果没有督导员的桶边督导,其实行效果必然“前恭后倨”。
在中国老百姓家庭的厨房里,垃圾桶里大部分是厨余垃圾,混入少量的纸张、塑料等在所难免,如果非要追求分类的“纯度”,就得长期实行桶边督导和督导员二次分拣,社会成本高。还有一个“小”问题,厨余垃圾投放时,现在要求破袋投放,塑料袋放入其他垃圾桶,旁边又没有洗手设施,老百姓觉得非常不便。如果我们后端的处理技术能够让老百姓无需破袋,他们就会觉得分类投放没什么不方便,那么支持垃圾分类的意愿就会自然持续。没有了上面的问题,定时和督导也可以从简,即方便了百姓,又可以减少政府前端垃圾分类的支出。
三、产业治理的化“繁”为“简”
产业治理“化繁为简”,有三个方法可以实施。
一是收处园区化。包括三级园区化:中转站园区化、分拣中心园区化和协同处置园区化。中转站园区化:社区为单位,利用原来的其他垃圾中转站,增设有害垃圾暂存空间和厨余垃圾暂存或小型厨余垃圾处理一体机;分拣中心园区化,是指以区、县为单位,利用大型中转站或新批一处用地;协同处置园区化,以市为单位的静脉产业环卫园,功能包括垃圾焚烧(填埋)、餐厨垃圾、市政污泥、园林垃圾、医疗废弃物、病死畜禽、粪污、炉渣处理等。
二是技术包容化。开发使用包容性的工艺,使处理设备能够吃“粗粮”。因为前端分类的容错性,导致物料成分有杂质,按照传统思路,成分复杂的物料需要多级预处理来保证处理设备吃“精料”。
三是残渣兜底化。生活垃圾首先是垃圾,兼有资源属性,通过垃圾分类的相关处理后,仍有一些低值的物料不能彻底利用,比如可回收物中的陈腐纺织物、泡沫箱、无法利用的玻璃瓶等,厨余垃圾预处理产生的残渣和沼渣等、有害垃圾处理后的炉渣等,这些东西要么没有消纳渠道,要么再利用的成本极高,所以必须找到最简单、成本最低的方式处置,焚烧是最好的办法。
我国目前的垃圾分类处理还是以焚烧为主,处理规模占到生活垃圾将近60%,填埋只在垃圾规模不足300吨/日的县市存在。焚烧专门针对混合垃圾,无论干垃圾、湿垃圾都可一烧了之,减量化效果好,还能变成可再生能源,作为兜底性处理设施是非常必要的。
我国当前实施垃圾分类,同时推动“无废城市”建设,两者相辅相成,分类和无废并不是说要不计成本的把垃圾全部资源化,而是在无害化的基础上,在综合成本可承受的情况下将垃圾中的资源按照3R原则进行循环利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持续平衡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