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
2022 - 06 - 09
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要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辽宁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十三五”时期,辽宁省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18.1%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6.6%,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3.5%,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主要河流水质达到多年来最好水平。《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开展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实现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到2025年,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规划》提出,全面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健全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优化收运处置设施布局,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因地制宜采用小型化、分散化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建立健全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大力推进基层供销社可回收垃圾设施建设。开展农村生活垃圾资...
2
2022 - 07 - 01
作为集约化强度高、产业特色突出的区域,工业园区诞生于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高速扩张的同时,工业园区的环保问题也日益凸显。   尤其近几年,随着环保督察力度加大,工业园区屡屡被爆出污染问题。如邢台市某盐化工园区污水处理厂因篡改监测数据被查处后,管理仍然粗放;内蒙古部分工业园区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工业废水;安徽某现代煤化工产业园环保基础设施不健全,管理松懈……综合来看,工业园区数量多、分布广,牵涉到的产业门类众多。因此,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往往会涉及废水、废气、危废、土壤地下水、噪声等细分领域,导致治理的市场需求大、要求高、难度大。   为拿下工业园区污染防治这块“硬骨头”,从“十三五”开始,我国就一直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关于推进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陆续出台,有力地推进了“第三方治理”模式在工业园区的落地。   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强调要鼓励以园区、产业基地等工业集聚区为重点,推动第三方企业开展专业化污染治理,并建设100家左右深入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示范园区,遴选一批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总结推广成熟有效的治理模式。   实践中,工业园区“第三方治理”多围绕监测、管理、治理三个维度展开...
3
2022 - 07 - 25
7月12日,国家发改委重磅文件《关于在重点工程项目中大力实施以工代赈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工作方案》公布,明确七大重点建设领域及项目范围,并将劳务报酬由原规定的15%以上提高至30%以上。意料之中的是,在城镇建设领域,污水处理设施再次被提及。综合分析“十四五”以来出台的政策,不难发现,国家层面一直将污水处理作为重点发展行业,有意将其与城镇地区的环保基建任务绑定,鼓励相关市场拓展。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统筹性文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先后两次提及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一是作为县城地区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二是出于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要求,需推进生活污水治理厂网配套及资源化利用。至于具体的建设目标,国家发改委在《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点明: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8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十三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频频加码下,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就已超过5600亿元。基于此,业内人士推测,城镇污水处理将加快步入“提质增效”阶段,污水厂运营管理市场同污水处理设施一样,都将开启新一轮增长加速度,2022年仅城镇污水处理运营就有望达到730亿元。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优质企业更是“严阵以待”。未来,城镇化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任重道远:湿地保护行业“十四五”趋势展望

发布日期: 2022-05-23
浏览人气: 331

展望未来,湿地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湿地保护法将于2022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作为“储碳库”的湿地生态系统也在30·60双碳目标提出之后引起更多关注。具体而言,以下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趋势一:湿地保护任重道远,要想实现“十四五”目标,每年投资需数百亿元
 

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3-2030)中,到2030年,我国将完成湿地生态治理恢复140万公顷,建成53个国家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区,全国湿地保护区达到713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80个,90%以上天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目前经过“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五年规划努力后,湿地生态治理恢复40余万公顷,自然保护区已达到600多个,国际重要湿地达到60多个,湿地保护率达到50%以上。总体来看,多个目标完成良好,但部分目标完成亟待加速,湿地保护仍任重道远。


任重道远:湿地保护行业“十四五”趋势展望

展望未来,湿地保护市场的释放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完成湿地生态治理恢复面积等指标带来的项目迸发;另一方面来自于五年规划中的额外提到的湿地公园建设以及未来其他新的湿地保护需求。经估算,要想达成规划目标,湿地保护每年的投资规模需达数百亿乃至上千亿元。


趋势二:湿地保护、修复、扩大三者齐驱,并以湿地公园模式快速推进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十三五”实施规划》提出对湿地实施全面保护,科学修复退化湿地,扩大湿地面积,因此湿地工程项目可分为湿地保护工程、湿地修复工程和湿地扩大工程三类。
 

湿地修复及扩大工程通过湿地生态补水、围堰蓄水、退耕(田)还湿、植被恢复、栖息地改造、污染综合治理、外来物种入侵控制等多种措施,恢复湿地生态功效,扩大湿地面积,将成为“十四五”的重中之重,预计占全部市场的比重也将从目前的50%左右提升至75%左右。

湿地保护工程以基础设施、管护能力、保护设施设备、栖息地恢复及科普宣教和科研监测等建设为主,经常与湿地修复及保护工程一起被包含在湿地公园项目中,市场需求受湿地公园政策影响颇大。随着2022年最后一波试点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完成通过验收后,新的投资将主要来自于地方湿地公园新建及其升级投资。

任重道远:湿地保护行业“十四五”趋势展望

趋势三:湿地公园保护与发展“难两全”


国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湿地公园开发中,主要依靠政府资金,政府资金主要投入到了基础工程建设、湿地内的科研项目及对某些珍稀动植物的保护,维持湿地公园运营的大部分资金则主要来源于自身收入,现状不容乐观:2019年,全国国家湿地公园接待游客量达3.85亿人次,89.33%的国家湿地公园向公众免费开放,大多数湿地公园门票及科研经费等简单的运营所得无法覆盖投资,甚至难以维持日常运营。


湿地是“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更是“储碳库”,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湿地保护的道路上我们任重道远,砥砺前行。


推荐新闻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