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73
2021 - 12 - 28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阶段,原先的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逐步被绿色健康的新型经济模式所取代。然而,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突出呈现出一系列遗留问题,如土壤污染,在管理、调查和修复上需要投入的精力还很多。  土地默默滋养万物,人类活动却让它成了各种污染物流向的“最后的垃圾桶”。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从公报中了解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显示,全国农用地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影响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重金属,其中镉为首要污染物。  土壤也会“生病”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污水和废气一旦排放出来,很容易在变色的河水和变味的空气中被人们所察觉。而土壤被污染的过程却是“默不作声”的:工农业生产、城市垃圾等含有的重金属日复一日地渗入土壤,而水和大气中的污染物也终会回归土地,很难被肉眼发现。  土壤的“隐疾”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累积,如同一个“生物定时炸弹”,往往直到一地出现土壤污染导致的中毒事件,人们才意识到这里的土壤“生病了”。而此时,人类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污染物中,以无机物污染(重金属)为主,有机物污染(农药、抗生素等)次之。不同类型土壤中,耕地土壤超标率高达19.4%,涉及面广、污染量大,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
74
2022 - 01 - 11
漏损问题在给水管网中是普遍存在且难以避免的。高效开展漏损控制工作、有效降低管网漏损率已成为各地供水企业的迫切任务。目前,用于实际管网漏损检测的传统方法主要包括仪器音听法、最小夜间流量法、水量平衡分析法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依靠仪器设备进行现场搜索的漏损检测硬件技术不断更新的同时,涌现出了一类依靠计算机仿真软件、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模型和算法等软件工具来完成管网漏损点检测或漏损区域识别的新型漏损检测软件技术。  1、传统声学检测  包括听音法、相关分析法、噪声法等在内的传统声学检测方法是目前在供水企业中普及率高、应用成熟的一类基于管段漏水声音探测的漏损检测硬件技术。  听音法是一种历史悠久、使用非常广泛的人工主动检漏方法。在进行听音检漏时,巡检人员手持听音杆、电子听漏仪等音听设备,直接在管道及管道附属设施(如阀门)处进行听测,以排查异常管道;或顺着供水管道走向在地面上逐点听测漏水声,以查找漏水管道、精准定位漏点。  相关分析法利用布设在同一漏水管道两端管壁或阀门、消火栓等附属设备的传感器接收漏水噪声信号,根据该信号传到两端探测器的时间差,结合输入的管道长度、材质等信息,可以依靠相关仪器计算出漏水点相对探测器的位置。  噪声法通过在供水管道、阀门、消火栓等位置长期或移动设置若干噪音记录仪,分别实现管网漏损情况监测和漏水管段检测。  2、智能球  智能球(smart ball)是...
75
2022 - 01 - 24
在家庭领域的应用占比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居民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管径小、安装环境复杂、不易满足超声波燃气表对流态的要求。  超声波计量采用的是时差法计量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一对超声波换能器相向交替(或同时)收发超声波,通过观测超声波在介质中的顺流和逆流传播时间差来间接测量流体的流速,再通过流速来计算流量的一种间接测量方法。超声波燃气表是将超声波流量计应用到燃气表上,作为全电子式基表的一种新型的天然气计量器具。  超声波燃气表由于其全电子结构特点,无机械传动部分,运行无机械噪音,无磁感元件,计量不易受磁场影响,与传统的膜式燃气表相比在体积、维护、智能化扩展方面具备优势,且寿命长、计量准度高(可以达到±0.5%,且定期的误差修正使其具有稳定的示值误差)、量程比宽(可达到300:1)。但是超声波燃气表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劣势,如易受噪声影响、受燃气流态影响大、受燃气纯净度影响大、受燃气成分影响大等,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目前,中国超声波燃气表主要应用于大流量场站及长输管线等场地。在家庭领域的应用占比非常低,主要原因是居民用户室内燃气管道的管径小、安装环境复杂、不易满足超声波燃气表对流态的要求。但是从发展潜力来看,超声波燃气表行业不容小觑,其一,天然气是环保型能源,加大天然气的使用力度是目前我国改善环境质量为有效的举措之一。  我国自2017年开始推行“煤改气”,并加大了天然气管道的建...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们也不得不面对各种污染。与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肉眼可见的污染不同,噪声污染对生态环境并没有明显的危害,但却严重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并且超过一定分贝的噪声同样会威胁人体健康,造成听力损伤、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噪声无处不在,工厂生产、建筑施工、车辆行驶和鸣笛,甚至居民的娱乐活动都可能产生噪声污染。据生态环境部门统计,居公众举报的环境问题的第2位。防治噪声污染已经成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重点。近年来,我国积极采取各项措施,不断加大噪声污染防治力度,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总结全国城市噪声状况和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经验。日前,《2022年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指出,2021年,我国声环境质量整体向好。全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5.4%,夜间为82.9%,同比分别升高0.8个和2.8个百分点。但噪声投诉举报量持续居高,占全部举报的45.0%,居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2位。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环境噪声污染治理”。这一年,我国也出台了多项重要的涉及噪声污染防治的政策与法律法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要求“实施噪声污染防治行动,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噪声问题”,并提出目标,到2025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7
浏览次数:336
海洋碳汇、草地碳汇、森林碳汇、耕地碳汇,“碳汇”一词的可能性正随着“双碳”目标的趋近丰富起来。目前,碳汇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助力环境绿色发展的新名词,还是一项实打实具可行性的重要动词。《海洋碳汇核算方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天津市城市绿色碳汇设计导则(试行)》发布……可以见得,碳汇的形象正在从2D进入到更立体的3D空间。你听说了吗,目前业界认购碳汇已有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案例!近日,福建省一法院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一起案件,经法官释法析理,被告人自愿在福建海峡资源环境交易中心认购林业碳汇96吨(约为其违法行为造成碳汇损失量的2倍)替代其环境损害对环境造成的损失;青海黔南州也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滥伐林木案。该案件中,被告人一方自愿认购价值20986元的碳汇量替代生态环境修复工作。该案也成为了地方首例明确支持“碳汇”价值损失赔赔偿,以认购“碳汇”的方式替代性修复受损的生态环境资源案;10月下旬,四川省也宣判了地方首例流域“碳汇”案,结果显示,被告人一方认购21吨碳汇用于替代性修复。该案认定,犯罪事实发生后至生态修复完成期间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未得到补偿,因此被告人一方被判定需购买碳汇弥补期间的流域碳汇功能损失。当前,我国在认购碳汇替代生态环境损害修复工作上的先试先行已经取得了一些效果,其在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中的价值也不容小觑。不过基于实际情况,有业内人士认为,以认购碳汇的方式替代...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5
浏览次数:356
冷空气已经到达,近期,全国各地正紧锣密鼓筹备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透露,2022年冬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长三角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气象条件较为不利,易出现高污染天气,需引起重视。一直以来,在低压、高湿、强逆温、供暖需求等因素影响下,秋冬季都是我国大气污染高发的重点时段。针对这一情况,自2017年开始,生态环境部连续在重点区域开展防治攻坚行动开始,并取得明显成效。今年年初冬奥会期间,“北京蓝”一度刷屏,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了36微克/立方米,与十年前的90微克/立方米相比简直“天差地别”。蓝天肉眼可见地增多,国际社会对此也给予了高度评价,甚至将之称为“北京奇迹”。11月13日,据韩国媒体报道,对于韩国气象影响较大的京津冀地区,现大气环境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韩国的雾霾责任不应再“甩锅”给中国。当然,随着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朝着纵深方向去,可供减排的空间日益收窄,目前的治理难度与之前已不是一个量级,地方推进精准管控时问题频出,其中就包含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清洁取暖改造。对于“一刀切”式的封灶、封炉手段,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重申要“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对于进入供暖季后未完成改造的,仍继续沿用原供暖方式;今年新改造尚不具备安全稳定通气条件的、尚未经过一年实际运行检验的,不拆除原有燃煤取暖设施;山区等暂不具备改造条件的...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4
浏览次数:348
污泥车间在整个污水处理工序中对活性污泥的活性状态,深度处理段的沉淀分离效果都有很重要的控制和影响作用,在实际运行中要认真管理,才能保障前段工艺功能的稳定发挥。对于污泥处理段来说,保持稳定的污泥来源是污泥段生产的首要前提,也是对前端工艺的污泥有效排放的工艺运行保障。一般来说,污水厂的污泥主要来自于预处理段的初沉污泥(设有初沉池),生物处理段的剩余活性污泥,深度处理段的化学污泥,这些污泥是支撑污泥车间生产运行的主要物质,污泥车间的功能是将这些来自于不同阶段的污泥中水分和固体物质通过高分子絮凝剂的作用分离开,也就是降低污泥中的含水率,使污泥的体积大大减小,并形成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非牛顿流体形态,便于装载运输到污泥的后续处置地点。这是污泥处理段的主要的工艺功能,而工艺运行的细节也是围绕这个工艺功能展开的。  首先要保证污泥处理工段的污泥来源,即前道工序的污泥排放。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随着水的不断流入,在物理、生物和化学作用下,污水处理过程的副产物污泥在污水处理的各种构筑物中不断产生。这部分污泥需要及时从工艺构筑物中排出,以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下文将讨论污泥从产生污泥的构筑物中排出的工艺细节。  在设有初沉池的污水厂中,通向污泥处理段的排泥管布置在初沉池底部,需要定期排泥。由于初沉污泥是污水在初沉池中静态沉淀产生的,这部分污泥主要由进水中的泥砂等无机物组成,由于比例较大,与进水中的胶体、絮体...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1
浏览次数:324
这已经是生态环境部今年第二次“点名”汛期污染问题了。2022年11月4日,生态环境部发布1-9月水生态环境形势研判。其中指出,南水北调东线部分地区汛期污染问题突出,部分地区城乡面源污染防治亟待加强。此前,8月份的时候,环境部研判上半年水生态环境形势,就曾经重点提到过这一问题——部分地区汛期污染强度大等问题不容忽视。除了2次“点名”,环境部今年还曾经3次发文,对汛期污染防治工作做出部署。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表示,近年来,城乡面源污染已逐步上升为制约水环境持续改善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环境部在管理上引入了“汛期污染强度”,督促指导各地开展城乡面源污染防治。未来,汛期污染治理将成为环境部一项新的重点工作,由此也将带来许多新的商机。1 两次“点名”汛期污染问题每个季度,生态环境部都要发布全国水环境形势研判。每次研判,都要指出当前最大的问题。而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的两次水环境形势研判中,最大的问题都是“汛期污染”。以三季度为例,今年前9个月,中国的水生态环境形势总体持续改善。据环境部统计,1-9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评价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6.3%,同比增加4.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9%,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扣除自然因素影响后,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5%),“管住两头”做得还比较好。但与此同时,水生态环境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
发布时间: 2022 - 11 - 10
浏览次数:346
在一个污水厂中,污水处理是作为主体工艺存在的,作为出水水质的直接影响工艺单元,多数污水厂也会对污水处理工艺更加关注,在日常的工作中,人员安排上,工艺设备保障上,资源提供上等都占用了厂内很大的份额。从直观的管理上,这是没有问题的,污水的达标运行,特别是一些控制指标的稳定达标,是与污水处理工艺密切相关的,因此投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相比之下,污水厂对污泥处理段的关注就相对较少,从人员、设施设备、资金保障上都比较弱,甚至有些污水厂的污泥处理段运转都不能正常,这也是部分污水厂的运行常态。  作为污水处理工艺的有机组成部分,污泥处理工段的工艺离不开污水处理工艺,差别化处理也是一种不可取的管理模式。污水处理原则上不是将污染物完全转化为气体排放的过程,部分污染物会转化为微生物成分或浓缩成活性污泥。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泥是与污水净化过程同时产生的。  当污水处理厂不断接受和处理污水时,也会产生污泥。作为一个健康稳定的系统,产生的污泥必须从污水处理系统中排出,以保证污水处理过程的良好运行。这个工艺参数会在污泥龄和污泥浓度的控制中体现出来,也是污水厂系统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首先,在运行初期,污水厂处于低量低质的负荷状态。这种情况仍然必须在正常负荷下设计的构筑物中进行处理,这将导致构筑物中的活性污泥无法维持设计的污泥浓度。低运行负荷使得活性污泥的微生物养分不足,生长相对缓慢。即使长时间不排污泥...
发布时间: 2022 - 11 - 08
浏览次数:335
就在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文章中非常确定提到:“北半球在经历了2022年的极端热夏之后,也将会在2022年迎来极端冷冬。”无独有偶,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指出,2022年冬季将爆发第3次拉尼娜事件,并预判今冬我国部分地区可会出现阶段性低温,且有爆发极端寒潮和出现低温、冰冻、雨雪等灾害的可能,需要大家时刻保持警惕,提高防范意识,做好应对工作。“拉尼娜”、“低温”、“极寒”、“暴雪”、“冰冻”,当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就意味着要想确保今年冬季污水处理稳定达标,就必须在温度尚未发生较大变化的当下提前准备和干预。01 “超冷寒冬”将会给污水处理带来哪些影响?1、低温会降低生物处理反应速率由于低温会引起微生物生长缓慢和酶促反应速度下降,必将导致活性污泥活性降低,使得生物处理反应速率下降。有关研究表明:当水温低于13℃时,生物处理效果开始加速降低;当水温低于4℃时,几乎无处理效果。2、低温生物活性受限,脱氮效率偏低在生物脱氮过程中,含氮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相继发生下列反应: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反硝化反应,最终以N2形式从污水中脱离。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30℃,15℃以下时,硝化速度下降,5℃时完全停止。反硝化反应的适宜温度是20℃~40℃,低于15℃时,反硝化菌的增殖速率降低,代谢速率也降低。很多地区冬季的污水温度在10℃左右甚至更低,难以达成硝化细菌以及反...
发布时间: 2022 - 11 - 07
浏览次数:337
765页次25/110首页上页...  20212223242526272829...下页末页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