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众号
  • 手机端
24小时销售热线 18600464353
新闻资讯 News
最新新闻 / News More
1
2022 - 02 - 16
温度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准确监测和控制温度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温度传感器的出现,通过准确的测量温度,能够有效防范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过冷或过热使食品新鲜度和品质受到影响。  而今消费者对食品的安全性和新鲜度都有很高的要求。这对于食品工业来说,温度监测和控制是食品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如何准确监测和控制温度一直是一个技术难题。温度传感器的出现,通过准确的测量温度,能够有效防范在加工、储藏、运输等过程中由于过冷或过热使食品新鲜度和品质受到影响。  温度传感器一般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通过传导或对流达到热平衡,从而使温度计的示值能直接表示被测对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多样。根据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依据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目前,温度传感器已经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对于食品工业领域来说,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是食品生产、储藏、运输等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过,如何准确把控温度一直是一个行业技术难题。随着食品工业等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重视温度传感器的作用,其在食品工业相关领域也得到迅速应用。  就当下来看,温度传感器已进入食品加工、运输等领域,对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储运安全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温度传感器可...
2
2022 - 03 - 01
精密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在测量精度的提升下,通信、导航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仅使社会生活越来越便利,同时也为科学实验提供了越来越便捷的利器。量子精密测量是利用量子力学规则,特别是基本量子体系的一致性,对一些关键物理量进行高精度与高灵敏度的测量。  2月23日,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世界上第一台非实验室条件下的量子重力梯度仪问世。这种利用量子技术的传感器,能够找到隐藏在底下的物体,其工作原理是利用量子物理原理探测微重力的变化,测量当原子云落下时引力场拉力的细微变化。这种利用量子技术的传感器可找到隐藏在地下的物体,这是科学家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其对学界、业界和国家安全等将具有深远的影响。  “走出实验室”的首台量子重力仪传统的重力仪可以等效为悬挂有质量的弹簧,通过弹簧的伸缩从而反映出重力的变化,但由于弹簧的伸缩情况本身就是会受到地面振动的影响,需要对传统重力仪不断进行校准才能保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并且每一次的读数都需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以平均地面振动带来的背景噪声的影响,并且振动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驶过的卡车、火车和低强度的地震活动等。  而量子重力梯度仪只有一个整体的运动模式,不存在类似弹簧的弹性特征,量子重力仪的装置、原子团以及探测原子下落的激光会一起运动,能够消除不必要的敏感源,同时也可以抑制地面振动等噪声,从而提高灵敏度。量子重力仪能够更加广泛地运用在更...
3
2022 - 03 - 14
前不久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意见》中再次明确,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环境提升的一大关键。文件提出,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   据住建部此前公开发布的2020年城乡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范围内污水处理厂存有1万多个,处理能力达到2700多万立方米/日。但,在各省市的污水排放与处理间仍存有部分缺口。我国的污水处理水平已然得到了较大提升,但从整体来看,发展程度还不够,还有提升空间。污水处理的提升空间,就是水环境向好发展的抓手。   此前,十部门联合发文推动污水资源化利用,不论是城镇、工业还是农业农村领域,都要深入、系统地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缺水地区和水环境敏感区域为重点,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高质量发展,从而促进解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损害等问题。走入“十四五”的第二年,环境整治的队伍越来越壮大,最近,五项污水资源化领域的国家标准、《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等政策标准接连发布。它们都为未来的水环境提升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水处理行业的机会清单正越列越多,面向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水环境提升工作将步入新舞台!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实时监测污水的主要指标PH值、电导率、氨氮、总...
联系我们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销售热线:400-6616-819
公司总机:010-53108563/65/68/69
总部传真:010-53108566
总部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号楼2层

开展碳监测评估体系建设研究,抓紧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

发布日期: 2021-05-28
浏览人气: 655

  2021年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在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生态环境部发言人刘友宾主持。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首席科学家、副总工程师李健军介绍了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并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新闻社:中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环境监测如何发挥作用,下一步在中国实现低碳发展过程中,环境监测的工作是怎样的,谢谢。


  柏仇勇: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


  现在,“碳达峰”、“碳中和”是热点。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一大全球性挑战。温室气体排放和空气污染物排放具有相同的根源、起源和过程的特点。“污染减排、碳减排”的规划、部署、推进和评估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也对监测系统的及时后续支持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我们部门在碳监测方面有一定的工作基础。第一,环境浓度监测。自2008年以来,我国已经建成了16个大气背景值监测站,其中一些能够实时监测CO2和CH4。一些省份在城市范围内开展了温室气体监测试点。二是点源排放监测。电力等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在现有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开展了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试点,并与核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第三,遥感监测。对于CO2、CH4等温室气体,初步形成了不同尺度下温室气体空间分布、碳排放反演等业务遥感监测评估能力。


  为了积极应对碳峰化和碳中和对监测的新需求,我们会同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同开展了碳监测评价体系建设研究。总体原则是:以服务支持碳排放核算为基本定位,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综合设计,重点推进,科研先行,业务融合。总体目标是:到2025年,碳监测评价体系基本建立,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和碳汇评估技术和方法基本成熟。


  目前,我们正在努力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准备开展三个试点项目。


  一是试点排放源监测。鼓励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加快技术标准研发与监测结果对比,探索计量结果在企业排放核算与交易、减排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上周,我们举办了十大行业和重点企业试点论坛,加快相关工作。


  二是重点城市监测试点。结合现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基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的试点监测,建立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网络,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反演。


  第三,区域监测试点。推动国家大气背景站温室气体监测设施升级,通过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相结合,提高区域和背景尺度的温室气体监测能力。

推荐新闻

网站导航

在线留言

  • 姓名:
  • 电话:
  • 留言: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科技园区创新路27号3  号楼2层

咨询电话:010-53108563/65/68/69
企业邮箱:jingchengruibo@163.com
服务热线:18600464353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浏览手机端
Copyright ©2018 - 2021 北京精诚瑞博仪表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返回顶部
X
5

电话号码管理

1

QQ设置

3

SKYPE 设置

4

阿里旺旺设置

6

微信公众号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等待加载动态数据...

展开